伊犁河流域水土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新疆新闻联播:伊犁河流域降水充沛、河流纵横,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但日前由国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考察组在伊犁河流域的考察结果却表明:伊犁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严重,加大水土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的工作迫在眉睫。
上一篇资讯: 武汉城市发展欲作“水文章” 下一篇资讯: 陕西省水保生态环境创全国“五个第一”
伊犁河谷降水量很丰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伊犁河两岸水土的流失。在霍城县惠远镇,仅近五年内就因水土流失损失土地二百多亩,而极具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惠远古城自1763年至1981年的218年中,河道北移1600多米,古城遗址淹在河中心,众多的文物古迹也化为乌有。
霍城县惠远镇党委书记 江莉红:“水土流失,对于土地的流失造成老百姓吃饭、生存的土地减少。如果有大的洪水来,对于我们人、牲畜安全和人的居住环境这块危害都非常大。”
此外,由于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越来越多,许多项目在开发的同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治理,加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伊犁河谷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现象也十分严重。目前,伊犁河谷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70%以上,接近3500万亩,沙化草原近36万亩,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地方政府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由于治理资金投入庞大,治理程度很低。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主任 屈建军:“风蚀水蚀在这地方都存在的,还有一个水土流失类型还是比较复杂。现在看到的这个沙化问题也非常严重,草场严重退化,按照我们(科学依据)来讲,这已经是严重的沙漠化土地了。”
考察组呼吁尽快加大伊犁河流域水土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不要让“塞外江南”日益荒芜。
伊犁电视台 崔宁报道
Tags: 伊犁,河流,水土治理,生态保护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