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26℃行动5年来推行艰难 会否无疾而终?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公益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3

  “26℃空调节能行动”从2004年起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似乎在淡出人们的视线……

  2004年6月26日,由北京6家环保NGO发起,全国50余家NGO响应,80余名中外记者参加启动仪式,“26℃空调节能行动”高调起航。该行动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随着其影响的日渐消歇,业内人士开始担忧这一行动会否无疾而终。空调控温不是孤立现象,与26℃行动理念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公共建筑节能问题、公民节电节能责任意识问题、家电行业与酒店行业的相关标准问题、政府立法与管理问题都需要进行更多持续广泛而且深入的工作,需要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

  26℃空调行动最早由国内数家环保组织发起,此后国家在政策上给与肯定和支持成为当年倡导26℃行动的环保NGO们最引以为傲的收获。从去年以来,这些NGO对于该项目的关注度均不如以往,也没有任何正在进行的相关项目。26℃行动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公众环保行动当如何深入持续下去,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6月下旬以来,热浪席卷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飙升到35℃以上,中央气象台曾经一度拉响了高温橙色警报。中国气象局日前公布消息显示:6月份,中国平均气温为20.1℃,较常年同期偏高0.7℃。同时,受经济气温回暖和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的影响,全国电网已全面进入夏季大负荷时期。相关人士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部分地区在部分时段仍可能出现用电紧张的局面,保障电力供应的压力依然较大。

  在此背景下,起始于2004年的“26℃空调节能行动”再次进入公众视野。5年来,该行动效应几何?问题何在?路向何方?

  北京6家环保NGO发起,全国50余家NGO响应,80余名中外记者参加启动仪式……2004年6月26日,“26℃空调节能行动”(以下简称26℃行动)高调起航。

  5年过去了,26℃空调行动成效如何?

  承诺渐被淡忘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北京的一些商场、超市、写字楼、酒店等公共场所进行室内温度调查,发现虽然有些场所的室内温度保持在26℃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但是,大多数被访地点的温度在23℃—25℃,个别地点甚至低于20℃。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民众,虽然有不少人表示知道5年前有环保NGO倡导过26℃行动,但是对于这一行动的持续性却很漠然。“那不都是过去的事了吗?现在还在提?”采访中,类似的回应屡见不鲜。

  2004年,北京地球村、自然之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绿家园6家环保NGO联合倡导了“26℃空调节能行动”,但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以来,这些NGO对于该项目的关注度均不如以往,也没有任何正在进行的相关项目。26℃行动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公众环保行动当如何深入持续下去,也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推行缘何艰难

  200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

  这是中国对于空调26℃要求较早的官方表述之一,它也成为当年倡导26℃行动的环保NGO们最引以为傲的收获。“当时看到国务院发文明确要求空调夏天开26℃的时候,我们都特别欣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26℃行动最早的发起方——北京地球村26℃空调节能行动项目负责人王亦庆这样描述作为倡导者当时的心情。王亦庆介绍,当时他们倡导这一行动,其初衷只是从公众环保教育的角度出发,推行绿色生活方式,但2005年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夏季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后,“我们开始觉得这个项目的发展将迎来更好的空间”,王亦庆说。果然,在2007年6月,在由NGO倡导三年之后,26℃节能行动正式被政府纳入行政管理体系。虽然有了政府的法规支持,环保NGO为了推动这一项目也在不断努力,但是,26℃行动在推广中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王亦庆说。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