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无锡市长称将提高太湖排污达标标准

    [内容预览]

    | 2007-6-4 10:17:45
    2007年6月3日,长江武汉段江面出现大面积绿色藻类植物。 李理/摄 太湖水污染示意图 2006年7月4日,安徽合肥,在巢湖沿岸,大面积的蓝藻污染了湖水。 江永/摄       太湖排污达标标准有望提高     “提高太湖排污达标的标准将很快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将加快‘引江济太’工程,加大对生活污水处

    [阅读全文]

  • 绿色照明工程让学生树立节能意识

    [内容预览]

    | 2007-6-4 10:05:30
        近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在全市进行的节能活动中,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实现节能30%以上,并教育学生树立节能意识。记者走进广渠门中学,看到50多个学生教室已经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其他十几处场所更换成声控节能灯。据介绍,2年前学校每个月的电费有4万多元,现在只有2.7万元。    2005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市发展改革委加

    [阅读全文]

  • 调查显示北京市民首肯“大气治理成效”

    [内容预览]

    | 2007-6-1 0:41:34
    中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黎政祥 通讯员王小明 翟晓晖) 北京市环保宣教中心31日公布了“2006年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三分之二接受调查的公众,肯定了北京环保工作取得的进展,但仍有不少的公众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影响,“少开一天车”等活动被市民认为增加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   这项由北京市环保宣教中心与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调查,是以2005年作为比

    [阅读全文]

  • 无锡出现饮用水危机 罪魁祸首为太湖蓝藻

    [内容预览]

    | 2007-6-1 0:31:18
    新华网南京5月31日电(记者郭奔胜、刘兆权、黄海波)“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首广为传诵的歌曲,今天在无锡市民听来却另有一番滋味。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市整座城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这个无锡市民年年都要受到侵扰的“常客”,这次却来得更早、更凶。  “水的臭味熏哭了孩子”  “孩子洗完澡后,哇哇大哭直喊身上有怪味,没有办法只好用了一瓶花露水。”家住无锡市区的刘平焦

    [阅读全文]

  • 太湖暴发大范围蓝藻 水利部门急调长江水保证饮用

    [内容预览]

    | 2007-5-31 16:40:44
        中国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31日消息:今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正常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      5月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5日,贡湖水厂水质尚满足供水要求;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

    [阅读全文]

  • 《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出台

    [内容预览]

    | 2007-5-31 9:11:20
    本报北京5月30日专电(驻京记者王星)备受关注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日前通过国家建设部科技司评审验收,今天正式对外发布。《标准》明确了宜居城市的分类,以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给出一套衡量各城市宜居与否的“自测题”。  《标准》指出,宜居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民地。  《标准》将宜居城市分为三类:宜居城市、较宜居城市、宜居预警

    [阅读全文]

  • 治污设施意外停运须防污染环境

    [内容预览]

    | 2007-5-30 10:55:26
    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一旦通过验收投入正式运转使用后,就不得擅自或无故停止运转使用。《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对于擅自停用、拆除、闲置污染设施的,相关法律规定了相关的处罚措施。   但是,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有时因客观因素,如突然停电、设备突发性故障、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污染防治设施的停运,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开展2007环保专项行动督察

    [内容预览]

    | 2007-5-30 10:54:05
    本报5月29日讯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今日表示,环保总局将全面开展2007环保专项行动督察工作,日前已派出4个督察组,分赴广西、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省(区),对各地落实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重点、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的情况进行检查。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各地积极动员部署,全面启动2007环保专项行动。为推动环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环保总局决定分阶段、分

    [阅读全文]

  •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经济

    [内容预览]

    | 2007-5-30 10:52:58
    本报讯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近日召开的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强调,青海要根据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发展中保护生态、改善民生。   强卫指出,青海在今后5年的发展中,要努力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循环经济建设取得重要成效,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显现。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

    [阅读全文]

  • 深圳政府工程将率先实现建筑节能

    [内容预览]

    | 2007-5-30 7:53:38
        建设部在深召开全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试点工作会议    【深圳新闻网讯】 昨天(1日),国家建设部在深圳召开全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试点省市暨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会议,研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及南方地区建筑节能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共同商讨未来的发展战略。深圳是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管理试点城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会上表示,深圳

    [阅读全文]

  • 人间仙境的守望者

    [内容预览]

    | 2007-5-30 7:47:34
    四川省阿坝州,青山秀水间镶嵌着卧龙、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众多绝美的风景,人称“人间仙境”。驻守在这里的武警阿坝州森林支队,忠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为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武警总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鬼都难越的“第十寨”   闻名遐迩的九寨沟,因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2005年以后,九寨沟建起武警阿坝州森

    [阅读全文]

  • 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不及发达国家三分之一

    [内容预览]

    | 2007-5-30 7:42:18
    据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李忠发、侯丽军)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9日说,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不及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中国依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她表示,中方大力推进技术革新,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同时也注重植树造林,加强生态

    [阅读全文]

  • 三江平原敲响沙漠化警钟

    [内容预览]

    | 2007-5-29 17:53:52
    牟景君 本报记者 贾红路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原本水系交织成网、湖泡星罗棋布的三江平原生态环境已遭严重破坏。近年来,虽然开展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目前三江平原地区垦区易沙化土壤仍达到20万公顷  提起三江平原,大家总会想到那攥一把都冒油的黑土地和无边无垠的麦浪、稻谷。可是,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该地区已经敲响了沙漠化警钟。  据科研人员调查,目前垦区三江平原地区易沙

    [阅读全文]

  • 把生态安全保障作为重大战略

    [内容预览]

    | 2007-5-29 11:38:50
    本报讯 重庆市近日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书记汪洋提出,未来5年重庆要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突破,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汪洋在报告中把实施生态安全保障战略作为“五大战略”之一。强调要扎实推进生态大市建设,切实搞好三峡库区、渝东南山区的生态功能区规划和建设,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汪洋特别强调,三峡库区要坚持生态环境保

    [阅读全文]

  • “十五”期间我省社会发展科技成果显著[贵州]

    [内容预览]

    | 2007-5-29 8:55:22
    “十五”期间我省社会发展科技成果显著  实施项目359个 投入资金3.09亿元  金黔在线讯省科技厅对我省“十五”社会发展科技执行情况的初步统计显示,“十五”期间我省共安排社会发展科技项目359项,实际投入资金3.09亿元,其中科技投入达5161.22万元,实现新增产值2.76亿元,利税1.70亿元。  “十五”期间,我省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实施完成国家重大攻

    [阅读全文]

  • 发改委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内容预览]

    | 2007-5-29 8:53:29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   □本报记者 吕蓁 王婷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周长益在昨日召开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下一步为了推动配合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工作尽快取得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深化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专业化利用和垃圾资源

    [阅读全文]

  • 6年4千多亩水源林遭砍伐

    [内容预览]

    | 2007-5-29 8:46:17
    本报海口5月28日讯(记者 刘艳)屡禁不绝的非法毁林与局部水域的污染正在使素有“宝岛明珠”美誉的海南松涛水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今天上午,《海南省松涛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31次会议审议。《草案》规定,松涛水库管理范围内禁止采伐林木,水库保护范围内已建企业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最高可罚10万元。   据分析,目前松涛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所面

    [阅读全文]

  • 中国钢铁:启动技术创新联盟推进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07-5-29 8:43:11
    首钢曹妃甸新厂——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钢铁厂于2007年3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新厂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操作,建成生态型现代化钢铁厂,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本报记者 罗晓光 摄   记者日前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了解到,由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等11家单

    [阅读全文]

  • 专门回收废弃感光材料提取银 “废物淘银”威胁居民健康

    [内容预览]

    | 2007-5-29 8:41:54
    东北网5月29日电 近日,有读者反映,哈尔滨市有一伙“职业淘银人”专门回收感光材料废物,在居民区里运输、储藏、加工这些废物,给当地居民身心健康带来严重隐患。28日,道外区环保局对这一伙“职业淘银人”进行查处。  28日上午,一知情人反映,“哈尔滨市立民感光材料污水处理厂”专门回收感光材料废物,给环境和附近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记者随后联系了道外区环保局。  记者随道外区环保局执法人员来到道外区教

    [阅读全文]

  • 草原新牧歌 绿染风沙源

    [内容预览]

    | 2007-5-29 8:38:24
        羊群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白音查干草原吃草(5月21日摄)。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禁牧、休牧、轮牧,草场围栏和草畜平衡等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措施,草原植被覆盖率提高,畜牧业发展迅速。伴随着畜牧业良种普及,全区牲畜存栏量逐年增加,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牲畜总头数突破1亿头(只)。如今,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草原走上生产发展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