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周边气候今年将出现异常
本报讯(记者 葛进) 据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网站报道,该机构的研究表明,引发周边地区暴雨、干旱、酷暑等自然灾害的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IOD现象)今年可能再度出现。该机构在过去的两年间曾对IOD现象的出现进行过成功的预测。
所谓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是指与平常相比,印度洋热带海域东部海面的水温变低,而西部海面的水温升高的自然现象。该现象通常出现在5、6月,10月左右最明显,12月开始缓和,与太平洋热带地区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非常相似。
据介绍,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利用设置在印度洋东部热带海域的海洋观测仪对海水的温度进行了持续观测,结果显示,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印度洋东部热带海域的海水低温化趋势日益明显。日本科学家进而通过卫星对该地区海面的水温和降水量分布情况进行观测,结果发现,在印度洋热带海域东部,确实出现了海面水温低温化和降水量减少的趋势,而在印度洋中部到西部地区则相反,表现出水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的趋势。
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已经在前年和去年连续发生。在前年,受其影响,非洲东海岸(印度洋西部)各国频发洪水,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而在印度洋东部的澳大利亚则连续两年遭受干旱。据日本研究人员称,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的出现也给东亚地区造成了影响,最近几年夏天,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就与其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出现后的第二年,海水水温下降区域的温度就会上升,而上升区域的水温就会下降。但是连续三年出现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却打破了这一常规,这在1950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根据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预测,今年夏天印度和东非地区将会出现经常性大雨天气,而印度尼西亚西部等地区将会干旱少雨,因此他们提醒相关各国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