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气候大会 中美大学生关注国际环境合作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有几名活跃在坎昆的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大学生格外引人注意。这些学生来到本次气候大会是要提交一份《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谅解备忘录》。这本备忘录是不久前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进行的一场环境会议达成的成果。
来自中国广东的赵佳琨是华盛达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大三的学生。主修环境的她自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这样的问题非常关心。去年她加入了华盛顿大学一个名叫“大学生国际环境合作”的组织,并且担任了该组织的主席。今年11月份该组织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举行了第一届中美大学生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会议。11名来自中国复旦大学和11名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就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签署了《首届中美学生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谅解备忘录》。赵佳琨认为,会议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后一天。当时他们模拟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流程,进行了一场中美大学生讨论。
赵佳琨说:“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因为11个中国人和11个美国人,我们把它分成两个代表团——中国和美国。美国代表团中有5个中国人和6个美国人,中国代表团里有5个美国人和6个中国人,这样中国和美国同学就可以互相讨论对方的立场是什么。”
美国大学生江德瑞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这个美国大男孩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这次会议前后自己思想观念的变化。
江德瑞说:“在会议开始之前,我认为站在讲台上为其他人辩护有点可笑。但是当我和来自复旦的学生结成对,我们开始讨论。他试着向我解释,中国为什么对于第三方测量队伍加入进来如此关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确实很有帮助。我现在已经完全理解了中国谈判代表们的想法。”
中美学生交换立场,讨论环境问题,这使得他们不仅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参与讨论,还可以增加相互间的理解与支持。
赵佳琨他们此次来到坎昆,是要向有关各方提交这份备忘录,表达中美大学生对于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支持。坎昆会议进程过半,赵佳琨他们已经将这份备忘录交给了联合国官员、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和美国代表团团长乔纳森·珀欣。苏伟和珀欣在备忘录上签名题字,并表示看到两国大学生能在环境问题上做这样的交流,他们感到非常欣喜。
赵佳琨说:“苏(副)团长说的是,就是你们在做很好的事情,再接再厉!然后珀欣说的是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对话,才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特派记者于昕怡、国宇翔)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