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野外调查显示:汶川大地震可能有多个断裂带同时活动

Eedu.org.cn 作者:罗晖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5
5·12汶川8级特大地震缘何持续了120秒左右,比通常的地震时间长出许多?震中在汶川,缘何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却是彭州、什邡、绵竹和北川一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静研究员6月3日在震区通过电话告诉记者,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野外地震调查组通过实地勘察,初步找到了新答案:震区所在的龙门山北东和北西走向的多条断裂在这次地震中发生活动,似两个以上小地震连环破裂并在北川交会,这可能正是造成此次地震震动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破坏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前专家们多认为较大破坏是震源浅等因素造成的,而发生多个地震对于300公里左右的断裂长度来说属正常现象。
 
刘静说,究竟发生了几个破裂无法从地震波型上直接看出来,需要对数据进行反演。他们在对震区地震地表破坏及断裂几何分布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除室内分析推测的北东向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发生破裂外,还有两条与之平行的龙门山山前和平原区的北东向断裂带参与活动。其中,都江堰—汉旺一带(即所谓的灌县—安县断裂带的一部分)发生了纯逆冲运动,断裂陡坎最高达3—4米,局部走向为北东40°—60°。平原区至少在洛水—绵竹—拱星—秀水一线的北东向逆冲盲断裂被激活,发生了喷沙冒水和鼓包等现象,并沿北东向呈带状分布。调查发现,沿该带房屋破坏倒塌程度更严重,这显示了平常不露出地表、具有隐伏性的盲断裂的活动,在地表表现为地震生长褶皱。
 
刘静是第七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活动构造及地震的研究。她说,汶川地震破裂的特殊性还在于北西走向的断层也参与了此次地震活动。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沿湔江中上游彭州小鱼洞—通济场一带发育北西20°—40°走向的逆冲加左旋走滑地震陡坎,断裂陡坎西南侧逆冲到北东侧之上,断裂陡坎最大高度达2米,最大左旋走滑量达3米。
 
刘静说,现有调查结果显示,茶坪至北川间为破裂转换部位,地震破裂性质在该部位以南和以北不同,证实了地震破裂在北川以南约100千米以逆冲加走滑为主,而北川—青川间约200千米以右旋走滑为主的地震学反演结果,似两个地震的连环破裂并在北川附近交会,北川一带受灾最重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最大余震倾向于发生在主震破裂的特殊几何部位,如破裂的两端,或破裂的几何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的区域,不排除未来发生最大余震的可能。据悉,8级地震的最大余震可达7级左右。刘静表示,地震的发生过程通常是根据对地震波等数据的反演获得的,他们希望通过野外调查,及时校正室内数据反演的结论,预估最大余震的位置和大小。
 
同时,野外调查还力图进一步掌握地表变化情况,并将其作为数据反演的约束条件,定量评价汶川地震促发平武—青川—汉中强震的可能性。而在灾后重建方面,野外调查将为其提供科学的依据。刘静说,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一些断裂在地表早已没有明显的特征,此次倒塌的很多房子就建在断裂之上。如今断裂再次显现,及时找到它们,有助于指导灾后建设,特别是可以提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在重建时避让断裂带,减少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刘静他们的野外调查将持续到6月20日左右,届时会有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Tags: 野外调查,汶川大地震,断裂带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