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正文

外星植物什么颜色 光合作用在外星如何进行

Eedu.org.cn 作者:南希·Y·江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2

    一般说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生物体的生长速度都很慢,因为它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捕捉到那少得可怜的光线。在光线充足的地表,植物没有必要制造多余的色素,因此它们可以“挑剔”地选择吸收某种光线。这样的进化原则可能也适用于其他行星。

    正如水生生物适应水的滤光作用一样,陆生生物也适应了大气的滤光作用。在地球大气层顶端,黄色光子(波长为560~590纳米)的数量最多。随着海拔降低,波长较长的光子逐渐减少,短波长光子更是急剧减少。阳光透过上层大气时,水蒸气吸收波长大于700纳米的红外线,氧分子吸收波长为687和761纳米的光线(即氧气的吸收谱线)。在平流层,臭氧(O3)会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以及少量可见光。

    总而言之,大气层设置了一系列“窗户”,阳光要穿过这些窗户,才能抵达地面。“窗户”为可见光波段设定了范围:波长较短的称为蓝色端,是由阳光中的短波长光子数量锐减,以及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而形成的;波长较长的则被称为红色端,由氧气的吸收谱线形成。由于臭氧对可见光区内的多种光线都有吸收作用,各种光子的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原本数量最多的是黄色光子,现在则为红色光子(波长约为685纳米)。

    在很大程度上,植物的吸收光谱由氧气决定,而这些氧气又是植物释放出来的。最早的光合生物在地球上出现时,大气中氧气浓度极低,因此这些生物用于捕捉阳光的色素,必然不同于叶绿素(如果是叶绿素,植物光合作用就会释放大量氧气)。随着时间流逝,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组成,叶绿素也就成为了植物的最佳选择。

    根据化石记录,科学家推断光合作用产生于距今34亿年前。不过也有一些化石显示,光合作用可能在更早以前就出现了。早期光合生物只能在水下生存,因为水是很好的溶剂,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而且它还能为生物遮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在臭氧层还未形成的时候,水对生物的这种保护作用至关重要。最早的光合生物是吸收红外线的水下细菌,它们体内化学反应的主要反应物是氢、硫化氢或铁,由于水没有参与反应,这些细菌不会释放氧气。到27亿年前,能利用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出现了,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浓度逐渐升高,臭氧层也开始形成——这给红藻和褐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随着臭氧层的日渐完善,紫外线对浅水层生物不再构成威胁时,绿藻便进化出来,它们没有藻胆素,更适应阳光下的生活。又过了20亿年,氧气浓度进一步提高,绿藻终于进化成为陆生植物。

    自此以后,植物数量便开始爆炸式增长,植株个体也越来越复杂——从地表的苔藓和地钱,到直冲云霄的参天大树,因为个体越高大,越利于捕捉阳光,也能更好地适应特殊气候。由于拥有圆锥形树冠,即便在太阳照射角度较低的高海拔地区,松树也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利用花青素(anthocyanin),喜阴植物还可以抵御强烈的阳光。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因大气成分的改变而出现,反过来又有助于维持目前的大气组成,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地球的绿色得以维持。也许,下一步进化会使树荫下的某个物种具有某种优势,让它们能利用藻胆素吸收绿光和黄光,不过处于高大的植物仍倾向于保持绿色。

    恒星决定生命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恒星的质量、温度决定着行星表面的环境状态,而环境状态又决定了生命能否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

    要想在另一个“太阳系”的行星上找到光合色素,天文学家必须研究行星演化的各个阶段,因为目标行星很可能相当于20亿年前的地球。另外,科学家还得考虑到,太阳系外的光合生物可能进化出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的特性,利用长波长光子就能分解水分子。

    在地球上,紫色不产氧光合细菌(purple anoxygenic bacteria)吸收的近红外光波长为1,015纳米,是所有光合生物能利用的波长最长的光线。而在产氧光合生物能利用的光线中,波长最长为720纳米,吸收这种光线的是一种海洋蓝细菌。虽然地球上的生物无法利用波长更长的光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行星上的生物就不能利用长波长光线。大量长波光子也能起到与少量短波光子相同的作用。

    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并不是植物是否具有某种新型色素,而是到达行星表面的、可为植物利用的光线——这些光线取决于恒星的类型。天文学家依据颜色对恒星进行分类,而颜色又与恒星的温度、体积和寿命有关。只有寿命足够长的恒星,才能孕育出复杂生命。满足这一条件的恒星,按照温度的高低,被天文学家分为F、G、K和M型(其中F型恒星温度最高,M型最低)。我们的太阳属于G型恒星;质量更大的F型恒星更亮更蓝,它们的能量将在20亿年内耗尽;K型和M型恒星质量较小,较红较暗,但寿命更长。

    在每种恒星周围,都有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区域(即宜居带,habitable zone)。在此区域之内,行星可以维持一定温度,保证液态水的存在。在太阳系中,这个区域覆盖了地球和火星轨道;但在F型恒星周围,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必须离得更远,才可能适合生物生存;而在K型或M型恒星周围,“生命行星”与恒星的距离则应该更近一些。在F或K型恒星的宜居带内,行星能接收到的可见光与地球大致相当,因而可能孕育出类似于地球光合生物的生命形式,它们的色素颜色也只会在可见光范围内变动。

    M型恒星也叫红矮星,是银河系中数量最多的恒星。它发出的可见光子远少于太阳,近红外光子的数量却很多。苏格兰邓迪大学的生物学家约翰?雷文(John Raven)和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雷?沃尔斯登克罗夫特(Ray Wolstencroft)曾提出,产氧光合作用理论上可以利用近红外光。不过,地球植物用两个可见光子就可以分解一个水分子,而其他行星的生命体需要三四个近红外光子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些光子必须协同工作,为一个电子提供充足的能量,以驱动化学反应的进行。

    另一方面,M型恒星也为生命的诞生制造了一个大难题:年轻的M型恒星会发出强烈的紫外线。为了躲避紫外线,生命体不得不躲到深水层,但这样一来,它们就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光线,以致被“饿死”。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变,光合生物就永远无法出现在M型恒星周围的行星上。幸好,随着M型恒星逐渐衰老,紫外线的强度将会减弱(甚至可能比太阳发出的还弱),那时,行星上的生命体便无需臭氧层的保护,它们即使不释放氧气,也可以安全地呆在陆地表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外星植物,光合作用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