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正文

“绿色”轮胎正在路上

Eedu.org.cn 作者:华凌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7

  6月底,由德国朗盛集团举办的首届“中国橡胶日”活动在中国澳门举行,300多位业内专家学者云集于此,探讨橡胶的未来。

  据统计,2007年,全世界共消耗了约1360万吨合成橡胶、970万吨天然橡胶,其中60%被用于轮胎行业。欧盟的一份报告也显示,汽车轮胎的油耗占整车总油耗的20%左右。由此,在气候变化威胁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轮胎行业及其供应商正在致力于研究可降低道路交通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绿色”轮胎。

  降低滚动阻力是关键

  据统计,轮胎的滚动阻力造成的油耗要占乘用车总油耗的20%—25%,即1/4的油箱容量;对于城市交通和卡车来说,这一数字甚至高达30%。

  当轮胎发生变形以尽可能多地与路面接触时,就产生了轮胎的滚动阻力(通常以公斤/吨计算)。每当轮胎在路面上滚动和缓冲时,它不断吸收的能量会转化为热量释放到大气中。摩擦和变形损耗的能量越大,轮胎胎面抓地就会越紧,轮胎中的空气也就越少。对于轮胎制造商及其供应商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既要降低摩擦,同时又不牺牲安全性能和湿地面条件下的抓地力。

  欧盟在2008年5月发表的一项声明中称,2012年必须采用低滚动阻力轮胎。这种轮胎在滚动时能够产生更小的变形,因此可降低油耗。滚动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胎的材料,通过在胎面材料中添加二氧化硅可降低滚动阻力。欧盟表示,在降低滚动阻力的同时也不能影响其他重要性能,对于湿地抓地力和滚动噪声方面的要求也将作出规定。   

  欧盟预计,仅通过降低滚动阻力,乘用车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就能降低7克。如果欧洲所有的汽车和卡车配备现代低滚动阻力轮胎,它们每年就能够节约45亿升柴油和15亿升汽油,这意味着减少约1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全球范围内所有乘用车都采用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低滚动阻力轮胎,就能比现在减少约5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就一辆中型汽车来说,每公里平均油耗最多可降低0.3升,按车辆平均使用寿命计算,每辆汽车将减少约12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轮胎制造商们正在试图最大程度地降低其产品的滚动阻力,以在2015年前逐步达到欧盟规定的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不可小窥胎压的影响

  大多数驾驶者到加油站只是为了加油,有时还可能会检查油位和水位,但很少会想到检查胎压。而胎压不足,则会导致过多有害环境的气体排放。

  欧盟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如果一辆汽车的轮胎欠压0.5巴,每年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高达140公斤。哪怕气压只比制造商推荐值低0.3巴,滚动阻力也会上升6%,车辆油耗会增加约1.5%。对于标准尺寸的汽车,每年会增加约16升油耗。根据轮胎制造商大陆轮胎公司的计算,这会使每辆汽车每年多排放38公斤有害环境的二氧化碳。乍一看这个数字似乎并不触目惊心,但如果将这些统计与德国近1/3胎压不足的汽车(1520万辆)联系起来,按汽车百公里油耗7.5升、每年行驶里程约15000公里计算,二氧化碳排放每年会增加60多万吨。而如果欧洲所有车辆的轮胎都达到最优水平的气压,则能够减少2.5%的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多功能车,如果胎压达到最优水平时,降低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潜力则更大。大陆轮胎公司的专家发现,多功能车轮胎平均欠压率为12%,这使得每年增加近40亿升的汽油消耗,导致90多亿吨不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

  显然,定期检查气压不仅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减少驾车者的燃油费用。目前,欧盟已颁布强制汽车安装胎压监控系统的法规。

  由此,大陆轮胎公司等制造商正在研发新一代的配备电子胎压监控系统的轮胎。仅重数克的传感器模块被安装在轮胎的胎面内部,并连接到车辆的电子装置。这些灵敏的“乘客”会将轮胎类型、气压、速度和负荷指数等所有相关数据传送给车载计算机,以使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ESP(电子稳定程序)等辅助系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未来车载计算机将在旅程开始时将车轮和轴负荷分配数据提供给ABS和ESP的微芯片,令驾驶更加安全和舒适。在旅程开始和结束时,当车辆完成装卸后,轮胎都会“通知”驾驶者调整充气压力。大陆轮胎公司新一代胎压监控系统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每个车轮上的传感器能够检查轮胎负荷并在卡车上的货物位置发生变化时发出报警。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