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正式实施下 塑料袋专业村遇尴尬
记者手记
别忽视“限塑令”的副作用
6月1日中午,笔者去餐馆就餐,饭后剩下了很多饭菜,很自然想到打包。服务员送来可降解餐盒,但塑料袋要收费2毛。塑料袋确实厚了,尽管笔者从打包到携带都很小心,可拎到家时塑料袋内还是不幸沾满菜汤。重复使用?除非洗净了!为了不再浪费水,最后只好把本可重复利用的厚袋拿来装了垃圾。我想一个薄袋的命运也不过如此吧。况且为了保护这个自费的厚袋还牺牲了若干餐盒和用来擦拭油污的纸张。
6月2日中午去一家西点面包房买点心,因为塑料袋收费了,为了方便顾客,商家自觉地将笔者要买的一份饼干、两个蛋挞、两块面包分别装进四只形状不同的印有店标的透明塑料包装袋内。这些透明塑料包装袋可能只消几分钟就结束使命:里面的食品吃完了,几只透明袋被丢进垃圾桶。但6月1日之前,这些当日烤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用包裹透明袋,只需裸着身子统统装进一只塑料袋就可以了。
一只塑料袋和四只透明塑料包装袋,究竟哪种更环保?
6月2日去超市购物,众多的菜品被人性地裹上塑料薄膜,从土豆、黄瓜到西红柿、香菜、芹菜。到收银台结账时发现,原来能够一只塑料袋解决的各式裸露蔬菜如今都各自穿上了透明装,或被装进自费购买的厚塑料袋,或被装进环保布袋。我相信,由于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超市里生鲜区免费提供的圆筒袋会消耗巨大。
以上做法不难看出,“限塑令”光一个“限”字远远不够,还应有更多的跟进措施。须知猛药够猛,其副作用亦大。如果猛药产生的副作用大过疾病本身,那么这剂猛药就有成为毒药的可能。别忘了“限塑令”的初衷是为了减少污染,如果为了“限塑”而“限塑”,全然不顾衍生品造成的危害,那还不如慢药来得好些。
与此同理,对塑料袋专业村的治理一样不是“一限”就能解决问题的。也许这个时候,这些小生产者们最需要适当的引导和适宜的扶持了。
Tags: 限塑令,塑料袋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