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有了评价标准
技术创新依存度指数首次提出
2006年7月,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选择了首批103家试点企业,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2008年1月,三部门扩大试点规模,将184家企业纳入第二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启动之初,三部门即开展了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指标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根据可采集、可分析、可比较原则,研究形成了以考察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为目标,由4个定量指标和1个定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设立研发经费强度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在资源配置上注重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发明专利指标是为了鼓励企业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工艺或服务)收入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成果应用获取利润;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注重全面提升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益;创新组织与管理指标是为了引导企业从制定战略、完善体系、强化管理、塑造品牌、营造文化等方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5个指标的有关信息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依存度指数,既可以作为命名创新型企业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政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地引导和调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工具。在评价过程中,按照企业规模和技术密集度进行分类评价,保证了不同企业之间在依存度指数上的可比较性。
在评价工作中遵循企业自愿申请评价、三部门联合组织评审和分批分次评价的原则。最终,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有91家企业的技术创新依存度指数在0.6以上,符合评价标准,被正式命名为“创新型企业”。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宜居城市评价标准》出台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