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脱硝催化剂服中国水土
今年新年伊始,我国第一家生产电站烟气脱硝催化剂的企业成都东方凯特瑞不断传来好消息:公司投产运行一年多,产品受到用户好评;脱硝效率均超过设计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某省一家火电厂从日本进口脱硝催化剂出现问题,多方求助无果,最后由东方凯特瑞专家诊断评估,提出成功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首家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东方凯特瑞生产的环保催化剂得到业界认可,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脱硝催化技术的垄断。可谓是中国环保产业传来的又一喜讯。
为进一步了解这一新兴国产化环保产业,记者近日专门采访了成都东方凯特瑞公司总经理冷洪川。
请进来到走出去
在德国技术基础上,自主设计制造脱硝催化剂,已经成功出口到匈牙利、荷兰等欧洲国家。使用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价格却比国外催化剂便宜20~35%
坐落在成都武侯工业园区的东方凯特瑞公司,是国内三大电站锅炉设计制造商之一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与德国KWH公司合资组建的设计、制造脱除氮氧化物催化剂的专业公司。依托母公司东锅集团在锅炉设计中同时安排、设计脱硝装置的技术优势,东方凯特瑞在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德国蜂窝式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及催化剂设计、制造、研发等全套技术后,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脱硝环保装置、脱硝催化剂的供货商。这条生产线于2006年9月正式投产。
据东方凯特瑞总经理冷洪川介绍,东方凯特瑞引进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在国外已有30余年历史,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解决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的最有效技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氨、尿素等还原剂,将烟气中有害的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成洁净无害的氮气和水,实现达标排放,其脱硝效率(氮氧化物脱除率)可达90%以上,而脱硝催化剂是实施这项技术的关键和核心部分。
东方凯特瑞投产后,供货的第一个项目是为韩国Taean电厂6×500MW机组提供了600立方米脱硝催化剂。2007年4月,这个产品与奥地利脱硝催化剂安装在同一个脱硝装置上,结果脱硝效果完全一样。与欧洲同类产品相比,东方凯特瑞制造的催化剂,各项性能参数全部达到技术参数及环境排放标准,效果完全一样,但是成本却要比欧洲产品便宜20%,获得了韩国业主的高度认同。
2007年8月,东方凯特瑞又自主设计并制造完成了国内第一个SCR脱硝工程国产脱硝催化剂项目——华电集团首批同步脱硫脱硝的环保示范工程长沙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催化剂产品。2007年10月23日、12月25日,两台大型机组脱硝装置先后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保证了国内首座自主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装置的“绿色、环保”电厂按期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大型电站项目烟气脱硝催化剂业绩国产化“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东方凯特瑞为广东恒运电厂2×300MW机组提供的配套高尘催化剂,今年将正式用于锅炉脱硝装置;开发研制的目前国际上单体节距最大(10.0mm)、长度最长(1300mm)的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将用于国电安徽铜陵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脱硝。公司已自主设计、制造成功适用于300MW、600MW、1000MW等级电站机组脱硝催化剂品种14个,企业拥有已签定的合同12项。同时,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低尘催化剂,已成功出口匈牙利、荷兰等欧洲国家,用于脱硝、脱除二恶英的垃圾焚烧项目。
据介绍,所有这些已经实施的项目,脱硝效果都完全达到并优于设计要求。从已实施的项目运行监测情况来看,国产催化剂和国外催化剂使用效果完全一样,衡量催化剂品质的3项主要指标“脱硝效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转化率”、“氨的逃逸率”等都优于设计要求,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产品市场价却比国外催化剂要便宜20~35%。
冷洪川认为,正是因为产品品质可靠,稳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价格较低,使得国产催化剂迅速得到业主认可。现在,大凡了解并使用过国产催化剂的业主都认识到:国产催化剂和国外催化剂已经没有品质区别,完全是效果一样的产品,生产脱硝催化剂的国产化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差距。
据冷洪川透露,为进一步证明国产脱硝催化剂产品性能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方凯特瑞拟于今年邀请我国权威专家对公司产品进行技术鉴定,之后还将向国家申请成果奖。
自主创新立足国情
立足国内高尘电厂脱硝需求自主研发创新,国产脱硝催化剂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成功自主研发了最大单体节距10mm、11.9mm的脱硝催化剂
作为国产脱硝催化剂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东方凯特瑞投产以来,产品不断销往国外,但企业的目光却始终锁定国内市场。
这意味着,国产化催化剂必须更加适合中国国情。
据介绍,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厂都属于高尘燃煤电厂,烟气中含尘浓度高,粉尘达到50g/m3。这样的高尘电厂要求脱硝催化剂最好是“大节距”产品。而国外电厂因使用煤质较好,其研发运用的脱硝催化剂节距都较小,一般最大单体节距为8.2mm,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高尘电厂的需要。
针对国内高尘电厂这一特殊需求,东方凯特瑞紧紧依靠母公司东方锅炉在电站烟气脱硝设备研制方面所拥有的技术优势,立足中国煤质特点和市场需求,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对脱硝催化剂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和创新。先后成功自主研发了最大单体节距10mm、11.9mm的脱硝催化剂,用于国电安徽铜陵电厂和某水泥厂的脱硝。目前,公司根据部分客户需求,正在对大节距产品进行细分,如细分成9.1mm节距产品等。总之,公司已经具备了根据客户需求自主创新节距产品的能力,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
据冷洪川介绍,为进一步降低脱硝催化剂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优化性能指标,东方凯特瑞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国外专家一起,优化催化剂制造工艺,减少对能源的依赖,使工艺合格率超过了引进技术指标;优化活性指标,提高了产品抗中毒能力,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使催化剂3项主要指标“脱硝效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转化率”、“氨的逃逸率”等都优于合同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冷洪川透露,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研发方向是:催化剂原材料的国产化。一直以来,脱硝催化剂部分原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采购,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公司正在研究改变、优化配方,使用国内原材料,而确保产品性能不变。
正是基于东方凯特瑞对国产化脱硝催化剂技术的不断创新,2007年底,成都市科技局认定东方凯特瑞为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
成国内唯一一家生产企业
担心的不是市场需求,而是自己的产能;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8
既然国产化催化剂品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又十分符合国内高尘燃煤电厂需要,那么市场销售形势及前景如何呢?
回答这个问题,冷洪川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信:“目前我们是‘供不应求、以产定销’。”据介绍,从今年开始,东方凯特瑞需要供货的项目已达到1万立方米,且今年产能已基本饱和。
东方凯特瑞现有年生产能力4500~6000立方米,而初步估算,目前国内电厂每年需要脱硝催化剂约4万立方米,作为国内现有唯一一家生产企业,东方凯特瑞的产能仅相当于国内市场需求的1/8,而另外7/8的催化剂尚需国外进口。
“目前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需求,而是自己的产能。”冷洪川说,“以产定销”对企业来说,并不完全是好事。
对脱硝催化剂的市场前景,冷洪川及他的企业充满信心。作为国内脱硝领域的专家,冷洪川十分关注我国的脱硝形势。他分析说,今年初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指出,随着煤炭的消耗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我国酸雨污染已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混合型”转变,说明氮氧化物污染越来越严重。“而要解决氮氧化物污染,电站烟气脱硝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火电厂每年排放氮氧化物1000万吨以上,占所有氮氧化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所以抓住了电厂脱硝就抓住了关键。”
冷洪川认为,尽管目前国家对脱硝尚未如脱硫一样有强制性要求,但随着大气排放标准的更加严格,预计到2010年这一情况就会有所改变。届时,至少有两亿千瓦的机组容量需要建设脱硝系统,在脱硝项目上会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90%均来自于燃煤。严格控制火电厂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不但成了国家、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火力发电企业的重要工作,也成为各电力设备和烟气脱硫脱硝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的重要使命。“2007年,我国已将脱硝催化剂列入国家鼓励发展产业指导目录,这也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削减氮氧化物的排放。”
冷洪川介绍,目前国内一些有较强环境意识的大型发电集团如华能集团等,在削减氮氧化物污染方面已经自觉先行一步,新建电厂在脱硫同时也同步脱硝,即使没有建设也都预留了脱硝空间。
基于对脱硝市场的前瞻分析,对国家削减氮氧化物排放的坚定信心,东方凯特瑞决定对现有生产规模扩能3倍以上,从今年开始规划建设二期工程,新增年生产能力9000~1.2万立方米,使总产能达到两万立方米左右。“东方凯特瑞将抓住国家空前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机遇,不断奉献出更多高质量的环保催化剂产品,‘催化’出更多的‘绿色环保’工程,造福人类。”冷洪川说。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