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辽宁 >> 正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Eedu.org.cn 作者:靳辉 高慧斌    资讯来源:辽宁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6
    “出国四年,沈阳街道的树多了,河清了,空气清新了,原来担心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会造成更大的环境问题,这次回来发现担心成了多余。 ”这是刚从国外探亲回来的小崔回国后的体会。

    我省重工业比重大,环境负担沉重,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比较多,但辽宁振兴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个个烟囱倒掉,一个个污染企业关停、搬迁,一片片绿地映入眼帘,一朵朵白云衬着蓝天,同时,经济高速增长,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思想转向:将环境优先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决策

    打造高速发展的沿海经济带是带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我省提出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就是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地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刚刚提出,我省就积极组织开展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环评。当时,战略环评还是“稀罕物”。通过开展战略环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预先评估,对沿海经济带上的园区,根据总体发展要求进行定位,避免临港城市同时发展相近产业,造成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同时也避免造成无序开发和恶意竞争。以此,更好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沿海经济带建成生态型、循环经济型经济带。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需要建立具有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体系,这就需要对多个相互关联的企业或产业进行链接和组合。我省建设沿海经济带,更注重调整经济布局和推进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 “五点一线”上的大连吸引美国英特尔公司投资建厂,仅此一个核心项目一下引来70多家配套企业,通过一个核心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延伸出一条产业链,扩展成一个产业群,构筑成一个具有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基地,既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辽河流域富藏煤炭、石油、铁等矿产资源,在这一带河边形成了国内罕见的工业城市群。辽河流域的经济贡献非常大,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占全省的60%还要多。但在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全省排放总量的60%左右,季节性、结构性、复合型污染特征十分突出。因此,占区域经济主导地位的流域经济是否科学发展,直接关系着辽宁老工业基地能否全面振兴。

    要确保发展的稳定快速,就要实现发展的高效集约。 “十五”期间,我省依法关闭流域内污染严重的企业600多家,取缔各类小企业1700多家;关闭制浆规模2万吨以下造纸厂12家。 “十一五”以来,依法关停营口辽南造纸、中兴造纸和辽阳石化 (鞍山)炼油厂等35家涉水企业。特别是今年以来,全省400多家造纸企业全部停产整顿,其中269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彻底关闭。严格实施新建项目总量审核确认制度,压缩新增SO2排放量6000吨/年,挖掘新增减排项目35个,可削减SO2 26000吨/年,为新上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对老污染源加大了重点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对700多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2006年以来对121家重点企业实施了强制审核工作,全省已经建成废水零排放企业50多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 2001年的 63%提高到2005年的72%,有效缓解了重化工业带来的结构性污染。

    沈抚同城是老工业基地区域战略合作的大手笔。我省推动沈抚同城化发展之初就立足生态优先的理念,先行在两市的连接地带建设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沈抚同城生态区。在打破空间行政区划界限的同时,推动形成完整复合、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沈抚在百里滨河生态路、水生态廊道、交通环路林带等生态工程上共同建设,在浑河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上联手出动,沈抚两市在环境同城的前提下共谋发展。在产业发展上,两市依靠各自的优势实现互相促进。沈阳借助抚顺石化产业延伸下游产业,抚顺在电力、煤、钢材等原材料方面做沈阳的供应基地。同时,两市结合产业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废弃资源再利用和梯级利用的关键链接技术,使两市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内实现发展循环。

    发展转型:把环境优先理念贯穿经济发展始终 

    产业结构层次低是辽宁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也是推动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我省以环境影响评价、总量平衡和清洁生产水平作为新上项目必备的三个约束性前置条件,把环境准入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切实履行环保审批的职责,提前介入,全程服务,充分发挥审批的协调作用,争取项目早日上马;对于不符合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项目,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工艺的项目,则坚决予以取缔,没有采用国内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项目环评一律不予通过。近两年来,全省共否定不符合环保要求、违反产业政策项目近300个,有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辽宁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长期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原来资源丰富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多种资源消耗殆尽或濒临枯竭,可采储量急剧减少,一些城市资源枯竭城市亟待转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较多,这些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煤矿城市采煤沉陷区问题较多,油田植被和地质环境破坏严重,要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要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抚顺矿业是一家采煤企业,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后续发展明显动力不足。 2002年,我省作为全国第一循环经济试点省,使抚顺矿业集团成为辽宁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抚顺矿业集团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煤炭以外的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多管齐下,变废为宝,建成页岩瓦斯发电站、页岩烧结砖厂和页岩水泥厂,打造和延伸了油母页岩加工利用的产业链。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以前占用大量土地,还严重污染空气和地表水体的废弃物变成了可以带来效益的资源,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城市老工业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突出的区域,我省有众多的老工业区迫切需要改造,这些老工业区小则几平方公里,大则几十平方公里,以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为主,工作和居住的人口从几万人至几十万人不等。这些老工业区已经没有了改革开放前的辉煌,许多企业破产倒闭或濒临破产,形成了典型的老工业基地 “烟囱工业区”,技术改造落后,环保投入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区”。

    沈阳铁西工业区作为一个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成为了沈阳市废气污染排放最严重的区域,全市有48家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该区就有20家。从2000年至今,铁西工业区搬迁了上千家企业,在搬迁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具活力的近海工业区和沈铁工业走廊。铁西工业区整体改造工程的实施,对完成沈阳市工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和高加工类产业升级,探索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实践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产业带动:以环境优先理念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产业结构调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面对环保产业空前的发展机遇,辽宁省确定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保服务等领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省环保产业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环保产业将基本确立为辽宁省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6年,辽宁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全年总产值为413.2亿元,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我省正在绘就一幅环保产业发展的蓝图。正在筹建的辽宁省环境科学园,将建立环保产业孵化器,形成每年引进10个项目,完成8个项目转化能力的专业孵化器,吸收高精尖人才,培养环保企业;在铁岭及“五点一线”地区建设环保产业园区,形成重要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基地;在鞍山、本溪、抚顺等地区形成以粉煤灰、煤矸石等矿产资源利用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盘锦、锦州、葫芦岛等地区形成以含油废水、污泥处理及资源化为核心的产业;在环保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沈阳、大连、鞍山等地区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的环保产业集群。逐步将辽宁建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的布局合理化、企业规模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环保产业基地。

    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环境保护,是辽宁在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难题,既要防止城市污染的转移,又要以工业带动来实现新农村建设。我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切入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将种植和养殖业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农业废弃物良性循环利用模式,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一体化协调发展的 “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在大伙房水库上游,抚顺已建立了畜禽养殖-有机肥生产-有机食品基地的循环农业体系,既解决了大伙房水库的污染问题,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

    辽宁是能源消耗大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而很多资源已经濒临枯竭,难以支撑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谋求振兴,我省从挖掘清洁能源产业的潜力入手,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从2007年起,沈阳全面推广地源热泵。发展地源热泵,是改变沈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的有效途径,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拓展了新的空间。随着水源热泵技术的逐步成熟,沈阳、大连在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上进行实践,现已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阜新启动了总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随后又一批知名的国内风电开发集团也纷纷来到阜新市选址,使阜新开始探索“煤电之城”向“风电之都”的转型模式。 2008年初,大连红沿河核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辽宁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红火,这些新型环保能源的填补,必然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