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生态立县” 保护生物多样性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雅安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6

 

  野生动物的“守护神”

  “我从1994年开始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以下简称野保工作),那时候到野外巡护,没有帐篷,没有睡袋,晚上只能用野草垫底,用彩条油布‘铺床’,顺便还能遮一下风、挡一下雨。直到2000年后,野外巡护装备才开始有所改善。”说这话的是四川省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保科的工作人员李贵仁,今年38岁。

  野保工作除了要巡山护林外,还要进行生态监测。相较于生态监测,野外巡山没有特别固定的地点,通常是在野生动物经常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区域以及曾经有过偷猎现象的地方巡视。每次野外巡山的工作时间都是不定的,一般都是“日出而行,日落而停”,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没有到达可以安全露宿的地点,要连夜赶路。

  李贵仁回忆道:“大约是1995年,在一次执行野外巡山任务时,我们四个人只带了一个小铁锅,每次做饭都要挖一个土坑,里面铺好树叶,煮好饭后就倒进土坑先放着,再接着做菜,每次吃饭都很麻烦。”

  在巡山过程中,行走在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时常会与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曾经在一次巡山时,远远地就看见高高的树枝上团着一团白乎乎的东西。为了一探究竟,李贵仁和同事向那棵树走去。大概在离树50米左右时,发现树下有一只成年的大熊猫。见有人靠近,大熊猫便准备离开。可是没走多远,它就停了下来,转身望着树上那团白乎乎的东西。这时,李贵仁才反应过来,原来树上那团白乎乎的东西就是她的“小宝宝”。李贵仁说:“每次巡山,时间短则7天左右,长的可达20多天。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能够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独特风景,能够与国宝大熊猫和它的朋友们亲密接触,看着它们悠然自得地生活在我们守护的山里,辛苦与艰辛转瞬间便消失了。”

  大约在10年前,李贵仁和同事一起进山,在邓池沟进行常规野外巡山。那一次,他们与4个偷猎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较量。“我们刚到进山的路口,就有村民向我们反映有人悄悄溜进保护区了。”得知这一情况,一路上李贵仁和同事们都提高警戒,留心周围的情况。下午5点左右,李贵仁一行在保护区核心区的露宿点扎好帐篷,并且在帐篷四周插上密密麻麻的树枝,把帐篷隐蔽起来。“果不其然,下午6点左右,两个偷猎者在帐篷外被发现。”经过盘问和检查,在他们两人的随行物品的夹层里发现了猎套,上面还有扭角羚毛。最后,谎称“挖天麻”的两人只好老实交代,他们一行共4人,因为没有粮食,下山寻粮才被发现。录完口供后,李贵仁一行便决定放两人回家,同时派人暗中监视,以防万一。

  “果然,他们走到半路就另辟小道,折回向山上走去,想去给另外两人通风报信。出于‘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我们没有打草惊蛇,一直悄悄跟着他们。”但是,随着天色越来越晚,李贵仁一行怕这样跟踪出现意外,于是决定放弃跟踪,再一次将那两个人抓回了露营点。第二天天一亮,李贵仁他们便兵分两路,一组上山搜寻其余两名偷猎者,一组将先前拦截的两名偷猎者带下山,交给当时的森林警察大队,紧接着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再次上山与第一组汇合。几经周折,终于将其余二人“拿获”,并且在他们最先驻扎的崖边发现了4条猎狗和2条猎枪。最终,这四名偷猎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现在,大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比以前强,这样的偷猎行为几乎没有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野外巡山、监测。”

  在李贵仁从事野保工作的这17年里,他的脚印遍布保护区的山林。如今,李贵仁虽然不再是一名基层的野保人员,但作为野保科工作人员的他,还是经常和基层野保人员一起到野外巡山。李贵仁和他的同事用他们的辛勤与汗水守护着野生动物。

  转变观念 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

  □李春蓉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双重压力,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仅中国目前约有15%~20%的物种处于严重受威胁状态、40%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评价以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

  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态系统构架的核心,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巨大的服务功能和公益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成为维系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综合生态管理,加强区域自然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国内和全球环境效益,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宏观战略。

  据相关资料显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为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而在这些地区,当地群众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缺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他们对树木的依赖仅限于将树木用作柴火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用途。

  因此,要在这些地区开创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局面,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就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通过严格管理和科学治理,积极引导民生环保工程,促进民生发展;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替代种植(以高价值经济作物替代低产农作物)、能源替代(以沼气、水电替代薪柴)和经营替代(发展农家乐替代变卖木材),让群众对森林的破坏性依赖转变为保护性依赖。通过一系列替代发展的措施,将扶贫开发、改善民生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相结合,探索出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

上一页  [1] [2] [3]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