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西藏 >> 正文

拉鲁湿地“鸟巢”的变迁

Eedu.org.cn 作者:晓勇    资讯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6

    位于拉萨城北的拉鲁湿地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是目前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自上世纪90年代末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后,这里逐渐成为黄鸭、斑头雁等候鸟的家,黑颈鹤、胡兀鹫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也栖息在此,拉鲁湿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拉萨“鸟巢”。

    隔路望去,成千上百只候鸟正在拉鲁湿地嬉戏觅食。成片的芦苇、灯芯草、西藏蒿草在湿地中随风轻摇,耳边不时传来黄鸭、白鹭等候鸟的欢叫。每年10月末起,这些过冬候鸟开始陆续飞抵这片水量充足、气氛幽静的水域,直到来年4月中旬它们才会姗姗离去。

    几年下来,拉萨市环保局拉鲁湿地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细心呵护着这片高原湿地上的每一个生物。为了让过冬候鸟的“餐食”更加充足,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拿来几大盆青稞粒为它们加餐。

    2005年,拉鲁湿地被正式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拉鲁湿地环境大为改善,保护区成立之初屡禁不止的打鸟、钓鱼乃至洗衣服等不良行为得到遏制,通过清沙、蓄水等措施,目前湿地核心区芦苇覆盖面积已从30%增至70%——水草日益丰美。

    据西藏大学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末,共在拉鲁湿地发现62种珍稀鸟类,其中有两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七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湿地中最为常见的鸟类是留鸟、冬候鸟以及夏候鸟。

    近几年,拉鲁湿地又迎来了八方新朋友:市民主动放生的鱼、鸡、家鸭、鸽子等。在湿地入口处工作人员搭建的简易帐篷附近,可以看到几只公鸡正在“悠闲”地啄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鸡都是放生的市民主动送过来的,不过好多人放生之后就不再过问,工作人员只好自掏腰包买来饲料喂养它们。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2002年拉鲁湿地启动总计9000多万元的一期保护工程后,目前总投资5000万元的二期保护工程也将启动。作为高原上一块难得的城市湿地,拉鲁湿地除保护高原物种,在调节气候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平均每年拉鲁湿地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近5.4万吨氧气,是当之无愧的“拉萨之肺”。

    “在西藏,碧水蓝天是资源也是我们的财富”,已经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口号之一,而西藏在旅游方面也提出了“生态环境是旅游的命根子”的理念,力图保护西藏自治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象拉鲁湿地这样的保护区,西藏一共有4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整个保护区面积达到了40.83万平方公里,占到了西藏国土面积的34.03%,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为国家的生态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