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雪域高原和谐生态
为斩断威胁高原生态的火魔,保护雪域难得的珍禽异兽,武警西藏森林总队在“生命禁区”的森林防火灭火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赴汤蹈火、攻坚克难,成为雪域高原绿色资源、生态平衡的忠实守护者。
打好防火主动仗
为加强西藏森林防火灭火专业力量,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2002年10月,武警西藏森林总队组建成立。
面对全新任务、特殊环境,总队党委清醒认识到:要圆满完成这一历史重任,首先要在“防”字上下工夫,形成全方位、全时制的部队、群众、游客联防齐守三位一体的“立体防火网络”。
为此,官兵们走进林区各县、镇的大街小巷,对游客、农牧民群众进行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
川藏、青藏、新藏、滇藏4条公路干线是西藏与祖国内地和邻国交往的“四条命脉”,每年有30多万人由此进入林区,给森林防火增加了难度。为防止火种入林,森林官兵在沿途重要路段设立宣传站、督查岗,发放传单,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一次,林芝地区波密县城北150公里处山体滑波,120多辆汽车、近千名行人被堵。为了驱寒,不少旅客捡来干木材,准备生火取暖。巡逻战士发现后,一边上前劝阻,一边递上印有“森林防火十不准”的宣传单,游客们主动放弃了生火取暖。
曾有一段时间,私拉盗运木材十分猖獗。从2003年开始,20多名森林官兵常年驻守林芝至拉萨的咽喉要道——海拔4350米的松多镇,昼夜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共检查木材运输车辆1.2万多台次,查处非法盗运木材3.5万余立方米。
6年多的时间,出动兵力2万多人次参加防火宣传和林政执勤,构建了全方位、全时制的“立体防火网络”,西藏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由2001年前平均每年60余起降至现在不到30起,森林覆盖率也由9.8%提升为11.31%。
打赢高原火场攻坚战
2003年2月19日凌晨,西藏林芝县百巴镇发生森林大火!刚刚组建几个月的武警林芝森林支队官兵闻警而动,面对三面湍急的江河、脚下悬崖峭壁的深渊,官兵们奋力拼搏。为形成包围圈以控制火势,官兵用背包绳相互串起来,手牵着手、脚踩着脚,形成一条合围“长龙”。白昼过去,夜暮降临,官兵与火魔进行殊死较量,硬是用手扒出了3.6公里长、5.6米宽的防火隔离带,连续作战4昼夜后,将火魔彻底消灭,一举改写了西藏森林灭火“靠天下雨”的历史。
2006年5月,波密县易贡乡攻坚战。千里驰援的数百名驻拉萨森林官兵火速向火场开进,扑火车队轧着悬崖边行驶,行经海拔5000多米的峰口,不时躲闪着公路上的片片暗冰,600余公里行程,27小时昼夜急行军,人员车辆全部安全到达集结地域。这也是总队成立以来参战人数最多、机动距离最长的一次战斗。
2008年3月,西藏著名的生态景区——卡定沟发生森林大火,直接威胁着林芝地区大片的原始森林,总队400余名官兵在4000多米的高山上,鏖战7个昼夜,将火魔降服,两个村庄数百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数万公顷原始森林得到保护。战斗中,年仅21岁的林芝森林支队米林中队副班长李彬,将自己永远融进了雪域神圣的高山厚土。
……
绿色阵地6年的坚守,130多次扑火战斗,83.3%的当日灭火率……这是他们交出的满意答卷。
构筑野生动物宁静家园
由于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力量薄弱,不法分子乱捕滥猎一度猖獗,特别是藏北无人区,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藏羚羊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为构筑野生动物保护网,武警森林官兵在大力宣传保护的同时,按照林业部门的统一部署,定期对羌塘、珠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5个国家级、9个自治区级共30多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分片定期进行巡逻。
在2004年实施的“高原二号”专项打击非法捕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行动中,官兵们与森林公安一道,在冰天雪地、氧气奇缺、风沙漫卷的茫茫藏北无人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27天,途经10县、13乡,深入玛依、雪那、玛曲、卢玛江那4个保护站,累计行程15000多公里,先后救助受伤藏羚羊30多只,抓获偷猎分子7人,收缴猎枪7支、藏羚羊角40多对,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6年多时间,总队连续救助野生动物400余(头)只。
“现在,西藏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西藏自治区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色珠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关注。
近年来,西藏野生动物资源储量比20年前增长30%以上。其中,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达到15万只左右。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