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河南 >> 正文

男子两年收集旧笔芯18万支 宣传环保理念遇困境

Eedu.org.cn 作者:张君瑞    资讯来源:河南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20

 董宇飞共收集了18万支旧笔芯

  董宇飞共收集了18万支旧笔芯   记者 王棣/摄

  河南商报记者 张君瑞

  水笔每个人都在用,旧笔芯咋办?

  两年来,以回收旧笔芯而出名的“笔芯哥”董宇飞,在不少高中和大学演讲,宣传他回收旧笔芯的环保理念。

  媒体报道后,他收集的18万支笔芯有了出路。一家文具公司不但回收了他的笔芯,昨天还送来了3000支新笔芯,作为对他推广环保的奖励。

  2010年,他开始收集旧笔芯

  昨天下午,在河南省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东门,董宇飞正在等文具公司送来的3000支笔芯。

  22岁的董宇飞是该校一名大二学生,2010年就起草倡议书,倡导旧笔芯集中回收的环保观念。当年国庆节放假时,他花110元印了2000份倡议书,回到老家的高中“传道”。“主要是和学弟学妹们交流,不但分享我心中的环保理念,还分享我的生活经验。”

  “为了宣传集中回收旧笔芯的环保理念,我当时向他们承诺,交上10支旧笔芯,就能换一支新笔芯。”董宇飞说,刚开始还有学生怀疑他的动机,但兑换多次后,他很快收集到了2万多支笔芯,并付出了1000多元钱。

  为此,不少朋友劝他,不要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儿”。董宇飞也承认,在回收笔芯时,他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就是执拗,觉得好玩吧。”

  演讲、募捐、回收,他说自己被“架”起来了

  董宇飞老家在洛阳偃师的农村,家里并不富裕,房子至今还是土坯房。

  “回收旧笔芯花费不小,多次想过放弃。”他把自己的思考发到了网上。2011年年初,郑州大学工学院的一位老师看到他发的帖子后,和他见面沟通,并赞助了300元。

  媒体报道后,董宇飞到学校40多个班级演讲,收到捐款1143.3元。“每次回收笔芯时,我就向捐助人公布收支账目。”他一边“遥控指挥”洛阳几所高中回收旧笔芯,一边在高校宣传回收笔芯的环保理念。

  慢慢的,董宇飞成了同学心目中的“名人”。“提到这事儿我也自豪,但总得善始善终,把剩余的旧笔芯处理了吧。当时,我收集的笔芯有9万余支。”

  在媒体又一番的报道后,笔芯回收有了进展:一家文具公司开始主动联系董宇飞,洽谈回收笔芯一事。该文具公司不但搞了一个“五支旧笔芯换一支新笔芯”的活动,还答应给予一部分新笔芯进行奖励。董宇飞说,媒体不但给了他压力,也给了文具公司压力,“回收成本太高,文具公司也只能集中粉碎、掩埋处理,对环境仍有影响。”

  回顾自己的经历,董宇飞说,“我被架起来了,回收这条路停不下来了,文具公司估计也被架起来了。”

  回收遇困境

  他想找条新出路

  想起旧笔芯的处理,董宇飞一脸忧虑。在他看来,他做的只是给旧笔芯找了一条“勉强”的出路,而不是好的出路。回收旧笔芯的技术不成熟,旧笔芯剩余的油墨很难处理。

  “我曾到过废品收购站,但旧笔芯占用大量空间,又不值钱,收废品的不愿意收。”董宇飞说,商家捐助都是暂时的,得有一个持续回收、利用旧笔芯的制度或者流程。

  在董宇飞的同学那里,就有用笔芯做成的工艺品——笔筒,不但精美,而且很结实。董宇飞笑着说,如果有人愿意花时间做这种工艺品,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董宇飞还表示,回收笔芯责任在生产笔芯的厂家,“既然笔芯是厂家生产的,就要有一套处理旧笔芯的办法”,当然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补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