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六因素左右玉米价格 生物能源不应与粮争地

Eedu.org.cn 作者:刘文元    资讯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4

  由于近两年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作为世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今年的玉米产量备受关注。上周末,在北京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第二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主题论证会”上,与会人士表示,高油价促成高粮价,中国发展生物能源不能与粮争地。玉米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必须综合考察促成玉米波动因素,制定合理的玉米发展规划。

  粮食生产关系国家安全,国务院刚刚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立足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从政策层面讲,要重点分析土地、水、主体功能区等资源性政策,着重关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今年要特别关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潜力问题。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表示,玉米在整个粮食格局中,地位非常重要,谈粮食安全问题就一定要把玉米放在整个粮食格局中考虑。生物能源发展的两大原则是“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相对于能源安全而言,食品安全更重要,所以全世界都在积极解决口粮问题,而玉米产业与饲料、生物能源三者之间存在着这样的连带关系。

  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涛认为,美国新能源法案的出台,打乱了全球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导致全球供求关系不平衡,美国原本是最大出口国,但如果减少出口,其他国家经济定会受到影响。他希望第二届国际玉米大会议题把国际、国内接轨品种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考虑进去。

  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颜波表示,应该关注玉米金融属性和虚拟经济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他认为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内容:原油等原料的涨价对玉米市场的影响;国内外市场的联动;股市、期市之间的联动;国际资金的影响;国际输入(国际粮价上涨的传导)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国际粮食进出口政策调整。

  吉粮集团副总经理冯吉龙说,当前在高油价和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影响玉米市场价格变化的因素大大增多,如美元、船运、石油、气候等宏观因素以及饲料、养猪业等微观因素,因此考察玉米价格从传统供需角度、从国内市场出发分析已远远不够,必须立足全球市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