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青岛建成国内首个沼气能源站 垃圾发酵集中供能

Eedu.org.cn 作者:张榕博    资讯来源:齐鲁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31

青岛即墨上泊村的大型沼气罐。张榕博摄

  今年秋季,即墨移风店镇上泊村等将有2000户村民用上沼气能源站提供的气、热和电能。农业部专家表示,沼气供气、发电,还将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气站、电站。

  “现在家家都不像以前那样做饭了,做饭咱用上‘气’,垃圾也得分类扔了,能发沼气的装在一起。”29日上午,即墨移风店镇上泊村56岁的村民陈锡美说,在村里建起沼气能源站之前,生活垃圾、畜禽粪便随处倒在村边,村里到了夏天有一股臭味。但现在不一样了。陈锡美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按下了灶台上的打火钮,蓝色的火苗“扑哧”一下便蹿了出来。她说,每方气才1.5元,她家使劲用每月也就花二十多元。

  在上泊村,已经有450户村民像陈锡美家一样用上了沼气新能源,随着地下管网的布设,周边2000户村民今年秋季都将用上这种垃圾发酵出来的清洁能源。

  在上泊村的道路上,记者看到每隔100米就有分类垃圾箱,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每天能源站的垃圾回收车都会定时回收。而在位于村东的沼气站现场,两个巨大的沼气罐十分醒目。“这是两个容积为800方的沼气一体化反应器,村里的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蔬菜废弃物全在里面发酵,每天最多能产生1000方的沼气,足够一个小镇的住户使用。”该村沼气能源站负责人,青岛天人环境有限公司的刘小姐说,沼渣、沼液用来培养大棚有机蔬菜和农作物,可提供当地高新农业示范园区2000座大棚蔬菜的用肥需求。

  上泊村村委书记胡显杰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沼气站年产沼气67万方,年收入67万元,沼渣、沼液都能卖钱。除去成本费,沼气项目每年可为村里带来经济效益近50万元。

  国家农业部中国沼气学会李景明秘书长表示,通过垃圾发酵集中供应整个村庄的能源站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集中供能,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做饭方式、建房方式,特别是为偏僻村镇建设城市化的小区扫除了能源障碍。据李景明介绍,沼气能源站还将发展为农村电动汽车的加气站、充电站,形成农村的绿色生活链。 (记者 张榕博 文/图)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