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黄河上游增雨作业体系 保护生态环境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9
据青海省气象局资料显示,最近40多年来,青海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上升0.25摄氏度。与此同时,降水呈急剧下降状态,汛期降水尤为偏少。气候变化已给青藏高原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蒸发量的增大和降水的减少,不仅减少了地表水资源的供给,也加大了水资源的消耗。
为挽救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从1997年起,青海省由省财政出资开始在黄河上游地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2001年,西北地区人工增雨工程启动,青海省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建立了“黄河上游人工增雨试验基地”,设置了254个地面作业点。目前,有近千人在从事人工增雨工作,建立了完善的人工增雨作业体系。
据青海省气象局专家介绍,黄河上游地区人工增雨面积目前已经达到15万平方公里,作业时段由过去春夏两季增加到一年四季。截至2004年,累计增加降水量123.89亿立方米,形成径流量24亿立方米。
调查对比结果显示,人工增雨地区森林草原植被恢复明显,牧草产量增加两成以上,每亩草场增加牧草35.5公斤,植被覆盖度平均增加15%以上。人工增雨还改善了黄河上游的水质,一些地区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有所缓解,青藏高原的水域面积减少速度也有所放慢。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我国将在黄河上游新建防凌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做起 青海:黄河上游地区干旱趋势加剧 促进行业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污水注聚驱油试验成功 向环境记者致敬 太原:保护生态环境 彻底治理汾河 专家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黄河上游来水持续减少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