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湿地为城市节省数十亿美元水费
该联盟水资源项目部的负责人马克·斯米特(Mark Smith)说:“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已经认识到,水源地的保护具有经济效益。因此,这些城市都不会伐尽森林或者排干湿地,而是保持它们的自然状态,这样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昂贵基础设施投资费用。”
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紧挨森林,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树木保护着60条溪水、河流免于蒸发、被侵蚀,给这座城市提供了便宜的饮用水,每年给这座城市节省了15亿美元的水费,而不用耗资从很远的地方输入水源。
对于还有像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这样的城市来说,保护当地的水源涵养地成为有效手段,使得它们能够减少用于建设管道、泵站的投资。
戈尔·博格坎普(Ger Bergkamp)是总部位于法国马赛的世界水资源协会的主席,他在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一项报告中写道,“为保护水资源,应该开源、节流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要保证水源供应,应该最充分地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同时借助于自然界日益增加的不可预期的自然力,而非不是排斥自然手段。”
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约旦河流盆地,就已经开始保护恢复被污染的扎尔卡河与阿兹拉克盆地,试图稳定该国日益减少的水源供应。
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地方都将面临水源短缺,一些国家将经历水源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下降,这将会导致地区冲突和疾病传播。
联合国近日也发布报告警告说,全球日益短缺的清洁用水可能会招致地区冲突和战争,危及经济发展,气候变化、污染增加以及工农业对水资源的更高需求,再加上水处理工厂的投资不足,这些问题都使得居民生活与商业利益的冲突显现出来。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高原明珠”尕海湖再现一碧万顷千鸟云集美景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水资源危机呼唤"节水发展" 解决全球水危机刻不容缓 气候变化加剧美国西部水资源危机 联合国报告称全球或将有7亿人因缺水背井离乡 我国供水管理应转向需水管理 春暖鸟翔集 呼兰河口湿地工程启动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淮河流域水资源集约利用 联合国报告警示全球水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全国政协委员陆健健呼吁给湿地“上户口”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