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理论 >> 生物与环境
  • 2010/11/9《自然》:阿根廷专家发现影响生物钟节律蛋白质
  •     很多植物春季开花,秋季结果;夜行动物白天睡大觉,夜晚则四处“狩猎”。决定这些生理节律的生物周期被称为“生物钟”。阿根廷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蛋白质能通过参与某些生物的生长发育机制,影响它们的生物钟节律。  [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点击:269
  • 2010/9/26古昆虫与裸子植物存在显著特异性拟态关系
  • 美翼蛉与同时代植物复原图 (美翼蛉与植物的叶片极为相似)丹氏美翼蛉 (化石标本,四翅展开,翅上具有羽叶状翅斑) 蝴蝶模仿枯叶 (现代昆虫)史宗冈/摄 自然界到处存在生与死的博弈,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植物在保护自我和繁衍[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王亚楠点击:1735
  • 2010/9/17植物也有避难所?
  • 大面积的蕨类植物蜿蜒蔓布,把大地渲染成了浓淡不一的绿色,数不清的裸子植物郁郁葱葱,遍布在灵秀陡峭的山间,翠绿的苏铁绽放出一串串鹅黄色的花朵,高大的银杏在风中轻轻地摇动……  这些我们平时只有在远古生物复原图上才能有幸一见的中生代自然景观,居[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李禾点击:935
  • 2010/9/6碳排放会削弱小热带鱼嗅觉能力
  • 也许过不了多久,这种可爱的小丑鱼将变为珍稀物种。(图片提供:Phil Munday) 在小朋友的脑海中,尼莫(Nemo)是一条可爱的小丑鱼——一种身体呈亮色的常出现在海葵附近的双锯鱼属海鱼。然而如果全球碳排放以当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群芳点击:1183
  • 2010/8/6海豚生存状况
  • 海豚是我们最为熟悉和喜爱的水生动物之一,灵秀可人的外表加之活泼好动的天性,使它们有孩子般的娇憨,人们往往可以发现其聪明伶俐的玲珑心智,因此,不少科学家提出,海豚和人一样,是非同一般的物种,不可小视。   曾经,遍居五湖四海  海豚和人类一样[阅读全文]
  • 来源:羊城晚报作者:何来点击:4023
  • 2010/8/1英发现植物“温度计” 农作物可抵御气候变化?
  • 植物在各个季节都会暴露在巨大的温度变化之中,并且夜晚和白天的气温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植物需要感知周围的温度,并随之而调整其生长。  如今,科学家发现植物可能具有一个内置温度计,它们利用其控制自身生长,这意味着人们或许有望培育出[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群芳点击:434
  • 2010/7/23蒋高明:保护区为何能抵御自然灾害
  • 最近,笔者与英国科学家赴浑善达克沙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工作,所到之地是我们成功恢复的严重退化沙地,位于内蒙古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连续10年了,这里的草原保持了较好的长势,野生动物重又回到那久违的草原。看到大自然的杰作,中外专家们感到由衷地[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蒋高明点击:326
  • 2010/7/1抓住机遇保护好野生紫斑牡丹群落
  •        紫斑牡丹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是非常宝贵的野生种质资源。但是,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近年来种群面积逐步缩小。据调查,甘肃作[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林业作者:杨小霞点击:426
  • 2010/6/27盘点全球十大人为生态灾难
  •     飓风、地震等天灾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但是地球上一些致命灾害却是人类一手造成的人祸。为了追求更多的能源、食品和建材,人类大量消耗地球资源,由此造成的长期影响威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美国《新闻周刊》近日评[阅读全文]
  • 来源:新快报作者:佚名点击:2563
  • 2010/6/27两重要植物激素间也有协同作用
  • 本报讯德国海德堡大学细胞生物学家扬·罗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直被视为对手的植物荷尔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其实也有协同作用,其相互影响远比以前认为的要紧密。这个关于植物激素相互影响的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24日的《自然》杂志上。   植物的两[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李山点击:385
  • 2010/6/25青海湖上飞翔的精灵
  • 青海湖灵动的大天鹅黑颈鹤是世界唯一的高原鹤。展翅飞翔的大天鹅。青海湖周围的湿地有大量的斑头雁。棕头鸥完全不畏惧游客,很多游客向棕头鸥抛食。鹭鸶在青海湖鸟岛上筑巢。霞光洒在湖面上,大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闲戏水。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境[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民族报作者:冶青林点击:512
  • 2010/6/25植物的"两性之争":雄性对种子大小至关重要
  •  科学家首次证实雄性植物的基因特征将决定培育种子的大小和质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英国巴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像动物一样,在培育后代方面也存在着“两性之争”,并首次证实雄[阅读全文]
  • 来源:腾讯科技作者:叶孤城点击:329
  • 2010/6/3《生物学快报》:"蜥脚类"恐龙可以抬头觅食
  •  (图片来源:Carin L. Cain/AAAS)     几十年来,蜥脚类恐龙一直被认为是恐龙世界中的一些笨拙而瘦长的“青少年”——它们绝对不会骄傲地昂首挺立,而只会低垂着自己[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群芳点击:301
  • 2010/6/1海上森林:红树林
  • 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其植物汁液可作红色染料,是世界上珍稀濒危的植物。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阅读全文]
  • 来源:浙江日报作者:佚名点击:812
  • 2010/5/19珊瑚幼虫靠声音选栖息地 噪音污染恐惹生态灾难
  •    一国际研究小组发现,珊瑚幼虫和一些鱼类一样,需要依靠声音辨别方向,从而寻找到栖息地。科学家担心,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将影响到珊瑚礁的生长,令本已十分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不堪重负”。   [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刘海英点击:295
  • 2010/5/14有机农场确实能促进生物多样性
  • 先生,作为你的报告(研究显示有机食品生产环境惹争议)中所强调的农村经济和土地使用项目的一成员,文章的要旨及Benton教授的评价让我很惊讶。  与这篇文章给人的映象相反,这个项目明显指出的是有机相比传统农场包括在更多植物、蝴蝶、节肢动物、黄[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echo点击:462
  • 2010/5/14研究显示有机食品生产环境惹争议
  • 相对于在传统的农场,类似与云雀、田凫这些鸟类更少在有机农场看到。通过对这个矛盾的研究宣称有机农场更有益于野生动物。  有研究结论表明,每公顷有机农场生产的食物是普通农场生产的一半还要少,避免除虫剂和化肥的影响获得的一点点益处远不比上为养育增[阅读全文]
  • 来源:环境生态网作者:echo点击:380
  • 2010/5/4野生动物及自然景观
  •     一只食蜂鸟捕捉猎物的瞬间。据了解,食蜂鸟被誉为欧洲最富异国情调的鸟类之一。由于农药的普遍使用,食蜂鸟赖以生存的食物——昆虫数量急剧减少,食蜂鸟数量也随之减少。   &nbs[阅读全文]
  • 来源:国际在线作者:海澜点击:1190
27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