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理论 >> 生物与环境
  • 2010/4/29超级植物可分解重金属
  • 探秘逆境植物实验室  这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它的四周由玻璃制成,看起来好像是一间巨大的温室,里面摆放着各色植物,有的植物因为长期未浇水,已经变得枯萎,有的植物则被特意种植在盐碱土壤中,还有的植物则被放置在具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它们所有的生[阅读全文]
  • 来源:山东商报作者:佚名点击:1187
  • 2010/4/10中国大熊猫研究历史
  • (一)我国对大熊猫野外生态学研究历史  1962年,中国政府认定大熊猫为一级保护动物  1964年,郑光美等在陕西秦岭进行针对大熊猫的考察  196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四川平武考察  70年代中期,胡锦矗、吴家炎和张孚允在四川、甘肃[阅读全文]
  • 来源:网易旅游作者:佚名点击:524
  • 2010/1/20海星等棘皮动物能直接从海水中吸收碳
  • 新华社电(周谷风)德国莱布尼茨海洋学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说,最新研究发现,海星等棘皮动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能够在形成外骨骼的过程中直接从海水中吸收碳。  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无脊椎动物,分为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和海百[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周谷风点击:348
  • 2010/1/19蓝鲸歌声为何越发深沉
  • 上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认为将大量扩音器放入世界上的海洋记录蓝鲸的歌声将是一个非常酷的做法。40年之后,一些已对蓝鲸歌唱研究了40年之久的人得出了一个奇怪的发现,世界上每一头蓝鲸的歌声每一年均变得越发深沉。但对于其中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海洋网作者:佚名点击:460
  • 2010/1/19珊瑚礁:生物起源摇篮
  • 大量海洋生物化石点缀着位于南太平洋瓦努阿图岛附近的一处珊瑚礁。(图片提供:Wolfgang Kiessling/《科学》)  珊瑚礁并非仅仅拥有美丽的外表以及栖息着丰富的物种。长期以来,它们一直充当着无数海洋生命的进化源泉的角色,其中甚至包[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佚名点击:702
  • 2009/12/31研究人员破解"被子"植物在竞争中胜出之谜
  • 互叶梅(一种早期被子植物)的叶脉非常稀少(左一),但是它们的密度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如现代的豆类植物(右一)则具有很高的叶脉密度。(图片提供:Timothy Brodribb)  作为占据陆地植被96%以及拥有几十万物种的大家族,开花[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群芳点击:303
  • 2009/11/222009最佳生物显微照片
  •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8年奥林巴斯生物数字(Olympus BioScapes)显微摄影大赛于日前揭晓。来自德国的作品“水蚤”夺冠,展示了水蚤的部分内部组织和外骨骼结构。  &nbs[阅读全文]
  •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孝文点击:730
  • 2009/11/12最具生态价值的沼泽类
  • 与低地草甸相似,沼泽类草地也是一种呈非地带性分布的隐域性草地,与前者略有不同的是,沼泽草地要求地表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植被以多年生湿生植物为主。   沼泽类草地由于形成和发育主要受地表积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不受气候的限制,所以分布十分广泛,[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作者:蒲小鹏点击:892
  • 2008/11/20热带雨林的彩色生态之旅
  •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目前,艾德里安·福赛思(Adrian Forsyth)撰写了一本新书——《热带雨林的大自然:哥斯达黎加和其他地区》,书中描述了奇妙的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及栖息的物种,其[阅读全文]
  • 来源:网易探索作者:佚名点击:4346
  • 2008/9/5丹顶鹤生存现状
  •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十分珍贵的名禽,属于鸟纲鹤形目鹤科。在全球15种鹤中,丹顶鹤是世界第二大稀有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伯利亚、朝鲜和日本。它们春天北上在中俄边界繁殖,秋后结队南迁在中国沿海及长江流域越冬,是一种大型候鸟,丹顶鹤鸣声嘹亮,不鸣[阅读全文]
  • 来源:东方早报作者:佚名点击:2983
  • 2007/9/11苍天有泪:世界即将绝种濒危物种全程记实
  •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于去年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阅读全文]
  • 来源:中华网作者:佚名点击:6005
  • 2007/6/22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 (一)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酸碱度常用pH[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4715
  • 2007/6/22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相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可把土粒分为粗砂(2.0~0.2 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 mm)和粘粒(0.0[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4912
  • 2007/6/22土壤的生态意义
  •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和陆生动物生活的基底。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土壤的形成从开始就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土壤中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2534
  • 2007/6/22水生环境与生物呼吸
  • 几乎所有的生物在呼吸过程中都需要氧气,虽然大气中的氧气很多(约占大气体积的1/5),但氧气较难溶于水,氧在水中的溶解性受温度和含盐量的影响。即使是在最大溶解度的情况下(0℃时在淡水中的溶解度),每升水中也只含有10毫升的氧气(即水体积的1/[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1678
  • 2007/6/22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 水作为水生生物生活的环境介质,其物理性质,如密度、粘滞性和水的浮力等,对水生生物也有重要影响。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约大800倍,所以陆生生物必需发展茎或四肢等支持结构,而对水生生物来说,稠密的水就能起支撑作用。但是蛋白质、溶盐和其他物质的密[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3210
  • 2007/6/22动物与水的关系
  • 动物和植物一样必须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对水生动物来说,保持体内水分得失平衡主要是依赖水的渗透作用。陆生动物体内的含水量一般比环境要高,因此常常因蒸发而失水,另外在排泄过程中也会损失一些水。失去的这些水必须从食物、饮水和代谢水那里得到补足,以[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9088
  • 2007/6/22植物与水的关系
  • 对陆生植物来说,失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植物不需要利用水来排泄盐分和含氮代谢产物,但植物在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中所损失的水要比动物多得多。动物在呼吸中所吸进的氧气约占大气成分的20%,而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却只占大气成分的0.03%。因此,[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5087
  • 2007/6/22水的生态意义
  • 首先,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些生物可达90%以上(如水母、蝌蚪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其次,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2273
274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