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没有公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2007/6/22生物资源
  • 生物资源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再生的性质,能够根据自身的遗传特点不断繁殖后代,以更新种群、延续种族。但是任何生物的繁殖必须满足其必要的条件,人们要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必须保护生物及其再生条件,如果采取掠夺式的过度索取,资源将会受到破坏[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3928
  • 2007/6/22水资源
  •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从全球范围讲,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反复循环。因此水在自然环境中,对于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5957
  • 2007/6/22土地资源
  •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迄今人类食品消费的大部分和95%以上的蛋白质取自土地,其中80%以上热量和75%以上的蛋白质来自耕地提供的粮食。可以说,土地资源是人类立命之本,是每个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2563
  • 2007/6/22能源
  • (一)能源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能源的供应,不仅直接把能源用作机车动力燃料,发热、发光,而且其他所有资源的利用也有赖于把能源用于采矿、加工和运输。把原料加工制成各种产品都需要附加的能源。从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均耗能估计数字(表6-2)[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1827
  • 2007/6/22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 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质,均可称为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础。如太阳辐射、大气、水、生物、土地、各种矿物和能源等均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两者比较,后者的范围要更广一些,凡是非人类创造的全部外部[阅读全文]
  • 来源:普通生态学作者:孙儒泳点击:4831
  • 2007/6/11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个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发展研究所 于法稳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根据1996年耕地详查数据,对1995年以前的耕地数[阅读全文]
  • 来源:科学新闻作者:于法稳点击:1220
  • 2007/5/28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 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不能不重视广为关注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可以看出常常被习惯地排列在一起的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属于同一个逻辑层次。其中,人口问题是社会领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包括社会主体和社会客体的统一的广义[阅读全文]
  •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贾高建点击:3566
  • 2007/5/28人类行为对水环境影响之浅析
  • 海河流域环境条件复杂多样, 社会经济比较发达, 人类活动与水资源矛盾十分尖锐. 早在80 年代中期, 当时的万里副总理就曾指出: 华北经济的决定条件是水. 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 尤其要注意逐步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问题, 并[阅读全文]
  •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作者:吕江帆点击:2447
  • 2007/5/18国外新能源和节能政策及其启示
  •     一、引言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能源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需要有可持续性的能源产出作支撑。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石[阅读全文]
  • 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作者:陈晖 编译点击:4803
  • 2007/5/16土地开发整理的思路与对策初探
  •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而耕地资源不足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保护耕地、维护耕地占补平衡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江苏新沂市积极探索把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与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机[阅读全文]
  • 来源:资源网作者:孙百歌点击:1665
  • 2007/5/14中国能源形势和政策浅析
  •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 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在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以后, 这种粗放的经济运行方式已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能源对经济良性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为此, 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阅读全文]
  • 来源:资源与产业作者:李洪嫔 杨永刚点击:2460
  • 2007/5/10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的22年演化
  • 两年前,第一届“长江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交通部、农业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长江干流1[阅读全文]
  • 来源:《商务周刊》杂志作者:袁瑛点击:992
  • 2007/5/9孙家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与原则
  •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导致对土地需求的增长,加上对土地的利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使得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农田和牧场退化的势头不断加剧,对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安全构成日趋严重的威胁。因而,科学地确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阅读全文]
  •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孙家驹点击:718
  • 2007/4/27甘肃省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效应及实例
  • 王月梅,张金林,司宗信摘要:甘肃省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燃料紧缺,由此造成了一些地区开荒垦种、铲草皮、刨草根,砍伐林木、焚烧秸秆,使自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针对该地区生态状况,分析介绍了发展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的作用,资源循环利用[阅读全文]
  • 来源:草业科学作者:王月梅,张金林,司宗信点击:1144
  • 2007/4/27甘肃省水资源及其演变趋势分析
  • 摘 要: 采用最新的甘肃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 对甘肃省水资源总量及其组成, 时空分布特征, 以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甘肃省水资源呈现年内高度集中, 年际变化剧烈, 河流含沙量大, 水土流失严重, 人均占有量偏少, 与土地资源和[阅读全文]
  •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作者:凡炳文, 陈文点击:2230
  • 2007/4/27关于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的思考
  • 刘恒 耿雷华 钟华平 顾颖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国际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俄罗斯、阿根廷,与智利并列第3。公平、合理和加快开发利用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对边疆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大作用。从我国国际河流的分布和特点出发,分析国际河流[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长江作者:刘恒 耿雷华 钟华平 顾颖点击:2616
  • 2007/4/27关于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同时提出了矿产资源持续供应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 并对矿产资源领域如何发展循环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并总结了今后应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矿产资源[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矿业作者:张成强点击:1951
  • 2007/4/18矿产资源展望与西部大开发(表)
  •     据中国钢铁新闻网2007年4月18日报道: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矿产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20世纪100年来,全球累计消费了1420亿吨石油,78[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作者:佚名点击:1260
  • 2007/4/17云南省水电站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     云南省水能资源丰富, 是国家级水电能源基地。但是, 云南省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 仅有5% , 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水电资源的开发可以形成云南省的优势和支柱产业。1 水资源及[阅读全文]
  • 来源:云南环境科学作者:何玉芹 欧晓昆点击:1028
  • 2007/4/12提高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力 建立节约型社会
  • 我国水、油气和矿产等资源严重短缺,后备资源储备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依靠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确保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一)提高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水资源循环[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3期作者:佚名点击:1405
246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没有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