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态补偿要有自身特色

作者:郭亨孝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5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主体功能分区的战略构想,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四类主体功能区是对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定位,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法律与政策依据。“限制”和“禁止”开发,使得该区域的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现实中不能反映出来,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主体功能分区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平台。

       生态补偿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失、补偿谁”公平正义和平等交换原则;生态产品是公共产品,受益群体是社会公众,实行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补偿为主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主辅结合,共同参与的原则;生态补偿与加快发展、输血与造血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先易后难,连续补偿、循序渐进的原则。

       1.补偿主体。生态产品作为公共物品,其效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商品性,理应由公共财政来提供。我国可建立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为辅,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为辅,政府、社会、市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2补偿对象。生态补偿的对象有两个,一是地方政府,二是生态系统产权所有人。生态补偿弥补的是因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增加的机会成本。按照公平原则对付出生态保护代价的两个重要主体给予补偿。一要补偿地方政府发展机会受限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二要补偿生态系统产权所有人经济活动受限的经济损失。在产权所有人中,国有产权所有人一般是企事业单位如森工局、保护区,集体产权所有人一般已改革落实到农户。毫无疑问,生态补偿的最终受益者肯定是生态系统,但只有经过中间受益人才能实现,这个中间“人”就是生态系统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和生态系统产权所有人。因为,当生态保护区所在地政府和产权所有人获得生态补偿后,将通过限制自身生产活动,减少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对生态系统和功能的“补偿”。在我国,林地所有权归国家;现阶段,政府各管理层级权、责、利还不够明晰,对属国有体制内的县级地方财政和国有产权单位的补偿称为补助或补贴也许更为合适。

       3.补偿范围和目标。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划分,对森林、湿地、草地3个主要生态功能类型区进行生态补偿,将生态补偿目标严格定位在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过程中,保护区人民生存和发展权受到的影响。

       4.补偿方式。一是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的纵向转移,另一种是地方财政之间的横向转移。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应当是纵向转移支付为主,以此来平衡地区间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在财政收入能力上的差异。区域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只能提倡。基于生态补偿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应该选择地方自主权更大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而非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让地方财政得到的补偿能自主纳入财政预算解决自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像不被限制开发获得财政收入的支配权一样。

       二是对生态产权所有人直接支付。其中,国有产权企事业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集体产权农牧民实行现金直补。这些都是输血型补偿方法,也可实施造血型补偿方法。通过等于或大于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标准的发展项目、基础设施、扶贫开发项目等,调整经济结构,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形成造血机制。

       5.补偿依据和标准。生态补偿的实质是补助发展机会损失。因此,“发展机会损失”是生态补偿测算的重要依据。生态补偿标准的考量依据是生态功能区可砍伐森林(木材)、可开发矿产资源、可开发水资源、可开发草场资源等生态和自然资源,因生态保护禁止和限制开发给直接受益主体造成的现实经济损失。具体标准应综合考虑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平均利税率、平均GDP增速,保护者与其他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别,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最终确定为单位面积补偿标准。可考虑确定基础标准逐步递增,也可考虑一区一策或者一类型一标准。需要强调的是,国有和集体产权的生态林地、湿地、草地,因产权性质和承载人口生存压力不一样,补偿标准应有大的区别。

       6.补偿管理。一是资金到位管理。二是措施落实和补偿成效的检查评估。在科学规划和分类施策的基础上,补偿实行部门统分结合管理,即由综合部门牵头落实计划、下达资金,专业部门牵头过程管理,中介机构独立检查评估,确保生态补偿机制的实际成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13大生态博物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以往人们想…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