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评价标准 建设生态城市

作者:王如松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8

 

  生态城市建设应建立四大体系

  ■阅读提示

  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以更新人的观念、调节人际关系、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主导,强调城市生态的人文过程。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调节和能力建设带动整个城市形态的彰显和神态的升华,促进物态谐和、业态祥和、心态平和与世态亲和的城市文明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代谢网络建设和生态城能力建设。

  一、生态基础设施(文明支撑体系)建设  

  生态基础设施包括流域汇水系统和城市排水系统、区域能源供给和光热耗散系统、城市土壤活力和土地渗滤系统、城市生态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城市物质代谢和静脉循环系统、区域大气流场和下垫面生态格局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是维持这些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及生态活力,强化水、土、气、生、矿五大生态要素的支撑能力。可以选择以下指标对其进行测度:

  生态用水占用率:指城市生产、生活活动用水量占维持本土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所需要的常年平均水资源量的比例,一般应低于35%。

  生态服务用地率:指建成区内城市农业、林业、绿地、湿地及自然保护地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一般应不小于建设用地的两倍。

  生态能源利用率:地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一般不低于10%,强热岛效应地区(温差超过2℃)面积,一般不超过10%。

  生态安全保障率:本地物种比例一般不低于65%、景观多样性逐年提高、灾害发生频率逐年下降。

  二、生态人居环境(文明彰显体系)建设

  城市人居和产业环境的适宜性取决于社区或园区环境的肺(绿地)、肾(湿地)、皮(地表及立体表面)、口(主要排污口)和脉(山形水系、交通主动脉等)的结构和功能的完好性。在2009年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代表们一致倡导制订一套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标准。笔者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紧凑的空间格局:从地面向空中和地下空间发展,注重街道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倡导6层~10层互动型居住小区,层数过低土地利用不经济,过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好,社区人口密度不低于1万人/km2。

  凸显城市主动脉:新城和产业园沿轻轨和大容量快速公交主动脉呈糖葫芦串型布局并与主城区相连,各组团间由绿地、湿地、城市农田、城市林地等生态服务用地隔开。生态交通网络覆盖人口超过城市人口的80%,从主动脉上任何一站乘快速直达公交到城市中心不超过半小时。

  宽松的红绿边缘:破解摊大饼的城市格局,每个居住小区的绿缘要尽可能长,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健全的肾肺生态:城市开旷地表100%可渗水透绿,屋顶和立面绿化,下沉式绿地兼湿地功能,湿地兼生态给排水功能;城区人均生态服务用地面积不小于30m2,其中人均湿地面积不小于3m2。

  混合功能就近上班:居住、工商、行政和生态服务功能混合,1/3以上职工能就近上班,从居住点到工作地点乘公交车正常情况下不超过30分钟。

  便民生态公交:居民高峰期出行80%以上借助公交、轻轨或自行车,城市任何一点步行到最近公交站点不超过10分钟。

  生态建筑比例:新建社区生态建筑占70%,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节能60%,碳减排50%,化石能源消耗减少15%~30%。

  彰显生态标识:通过标志性建筑、雕塑、生物和文化景观凸显当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生态特征、文脉和肌理,生态标识满意度高于80%。

  生态游憩廊道:在汽车和轻轨交通网络外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无断点出行、游览观光及生态服务的游憩绿道,包括自行车+步道网络,修闲驿站及人文服务设施、生物绿篱和缓冲廊道。人均生态游憩廊道面积应不低于5m2,生态游憩绿道能覆盖和连接市域内每一个社区、乡村和景点。

  民风淳朴邻里交融:社区和睦、治安良好、文体设施与场所健全,2/3以上居民能天天见面、周周交流。

  三、生态城代谢网络(文明运作体系)建设

  城市生态代谢网络是一类以高强度能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口流为特征,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具备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等多种功能,经历着孕育、发展、繁荣、熟化、衰落、复兴等演化历程的自组织和自调节系统。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衡量其生态经济效率和环境影响:

  城市生态足迹:指维持城市基本的消费水平并能消解其产生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的总量。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产量,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以及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可以减小城市的生态足迹。

  城市生态服务能力:指生态系统为维持城市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而提供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公益的能力。其核算框架包括空间测度、时间测度、当量测度、格局测度和序理测度。

  产业生态效率:指产业系统生态资源满足城市需要的效率,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与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的比值。评价时从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出发,分析从自然资源开采、材料加工以及产品的生产、运输、消费和循环再生的所有环节,以寻求合适的经济方法或者政策手段来提高产业系统的生态效率。

  生态物流循环:本地食品生产和消费占城市总生产和消费需求的百分比不低于50%,高效率的污水处理和节水及中水回用设施,人均生活用水低于100升/日,普及城乡生态卫生工程,户均1m2的社区堆肥池,70%的生活垃圾在社区内就地减量化和资源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深海探秘:丹麦生物学家海底发现"…
    图:Gettyimages一只长着成年后用来觅食触须的管海葵(tube-…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