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评析

作者:韩兆柱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200408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6

 

(2)浓重的空想色彩。

尽管生态社会主义把自己同“深绿派”的生态乌托邦对立起来,但它却从另一个角度 也走向了空想。

生态社会主义用“生态危机论”去取代“经济危机论”,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人与自 然的矛盾去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从而必然导致否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进而取消社会革命。离开了这一 根本矛盾,而去谈什么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因为只有生产资料和自 然资源的公有制的建立,才能使人们有可能有计划地调节社会关系本身,调节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虽然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用“经济合理性”违背“生态合理性”的逻辑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涉及到了经济分析,但在如何战胜生态危机实现 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不是运用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论证,而是把希望押在现代社会 超越自己、实现生态重建的可能性上,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理论要以生态模式来重新制订。这样就把生态学因素夸大为人们政治行为中的决定因素,从原则上否认了社会 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推动作用,从而给全部理论抹上了浓重的空想色彩。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对人、自然和社会形态三者的关系作过严密的论证。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对自然的特定关系是受社会形态制约的”,社会制度不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 中曾经从三者的关系角度,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个阶段,即“最初 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前的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二大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第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在第一大形态中, 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与自然处于浑然的统一状态,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在 资本主义社会,“依赖关系”解体,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普遍拓宽。但是,这种普遍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对物的依赖关系来实现的。资本 主义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是一种异化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处于尖锐的矛盾中。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人们不再受物的支配,个人得 到全面发展,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得到和谐统一。“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 决。”

从以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自然的矛盾与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是互相交织 在一起的,并且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调节从来都受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社会制度的影响。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 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克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对立,达到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克服生态危机,马克思的论述体现了共产主义和本体论之间的关系,是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而生态社会主义把理论体系建构在生态学之上 ,试图以价值伦理的批判来代替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因此,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 是无法达到的彼岸。

2.一些具体主张的片面性。

(1)在革命主体的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暂时不能领导这场所谓的“生态 革命”。能够担当此任务的是有“生态意识”的中间阶级,即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由此可见,生态社会主义者是“以觉悟和知识”,而不是以阶级立场来划 分革命的动力与非动力的,而这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显然是相去甚远。广大工人之 所以沾染上追求异化消费的习惯,恰恰是因为他们在资本主义等级雇佣制下不得不依附于庞大的生产体系,听命于专家和老板,在政治和经济上是都处于被动的、受剥削、受 压迫的地位,而这正蕴藏着革命之潜力。我们认为,无产阶级要求自身解放,迟早总要 铲除导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私有制,因为它的阶级利益决定了这一点。因此,无产阶级革命性的表现,虽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操纵而暂时有所浅化,但只要资 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在阶级关系上反映这一基本矛盾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 对立就依然存在,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就不会也不可能丧失其革命性。单纯地强调所谓的“知识”和“意识”,而不看其阶级地位,实际是在宣扬“杰出人物论”,搞不好 反而会同生态社会主义本身所竭力反对的“技术统治论”走到一起去。

(2)完全批判现代化大生产。生态社会主义批判集中化、官僚化、“技术统治论”,本 来是对的,但如果把这些作为责难现代化大生产的依据,认为正是这种大生产导致了劳动破碎化,并企图用手工劳动去取代现代化大生产,那就不只是片面性,而是一种倒退 了。这种开历史倒车的社会主义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批判过的 那种“小资产阶级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在表现形式上虽然与“小资产阶级主义”有所不同,但在开历史倒车的倾向上是一致的。这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观是格格不入 的。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性质辨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生态社会主义者一般都承认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的渊 源关系,强调生态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或启发下)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 思想。但是,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了抛弃理论、保留方法的做法,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性,而只肯定其方法的正确性(即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有用性)。比如,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分析方法,是“活”的、有用的东西,而 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经济危机的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关于暴力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的理论等,基本上是基于对工业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在当今后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历史条件下,大多数已过时。这种做法是错 误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它的方法论割裂开来,并且对立起 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手法。这说明,尽管他们很推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领会辩证法的精神实质。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生态社会主义者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科学意义上的 马克思主义,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是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上面我们所 提及的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它的方法论形而上学地割裂开来,正是“西方马克思 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惯用方法。第二,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把马克思首先看作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而后才是一个革命者,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 特征。生态社会主义也是这样,把马克思当作一个生态——人道主义者。

生态社会主义自称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当然继承人,把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同社会主 义目标结合起来,把马克思所设想的一个个性充分发展、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劳动者的自由联合体”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从这一终极理想目标的意义上说,生态社会主 义又应当纳入社会主义的范畴。

但它的社会主义观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在不少的地方甚至是对立的。 在理论上,生态社会主义从生态学出发建构其理论,把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夸大为政治行为中的决定因素;而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出发,重视环境,但是强调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变革方式方面,生态社会主义鼓吹非暴力原则,宣称新 的生态经济会在现在的资本经济结构中必然产生。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为客观依据,以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来改造社会。在 政治立场上,生态社会主义者实际上是在维护私有制,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与资本主 义彻底决裂,而是对现有资本主义的一种逻辑发展和内在超越;而马克思主义主张最终消灭私有制。

由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生态社会主义主流试图以无政府主义的内容来改造科学社会 主义,更接近欧洲历史上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现代的“民主社会主义”。因此,从总体上说,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流派,它并没 有为解救全球生态危机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