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环境问题的实质

——关于普氏原羚社会生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杨延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8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730107)

摘要:随着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被更多的人关注。本文试图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世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的生存环境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并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对环境问题的实质进行剖析。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 环境问题 普氏原羚 经验研究

一、   研究背景:

  当代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已经造成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并成为制约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伴随着这些环境问题的肆虐,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指出,世界濒危物种名单的长度正在以“惊人的、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现在物种灭绝的比例和速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高,研究表明这种速度比人类预期的甚至要高出1000倍。而且多达30%的全球物种在未来50年面临灭绝的威胁。

  对于环境问题的解释,向来众说纷纭。多种解释或全面或部分的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内涵。目前,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阐释大致上有三种主要模式:第一种是结构功能主义模式,它强调社会均衡,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对社会系统发挥功能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认为,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因为正是人们对于环境的看法指导着其针对环境的行动。特别是在工业社会,环境与自然资源被定义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工具,人类则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在此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人类向自然开战,过度役使自然环境与资源,从而导致环境状况恶化。第二种是社会冲突论,它强调社会系统内部的紧张与对立,它认为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社会系统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平等,特别是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掌握权力的人总是压制没有权力的人,并规定着社会上“适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控制着整个社会的进程。第三种是建构主义,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过程的、动态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在建构主义者眼里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事实”。他们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

  然而,环境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什么在影响环境?本文试图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对世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的生存环境进行社会学的研究,以期对环境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探析过程中,则更加侧重于利用第一种模式——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阐释。

  普氏原羚,亦称普氏小羚羊,俗名滩黄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于青海湖环湖地区,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历史上曾分布于青海、甘肃、内蒙等地,但由于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自然环境的恶化、天敌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个生物种群的急剧缩小,现世界上仅存300只左右,而其生存的板块也仅限于环湖地区。在学界,对普氏原羚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但多集中于生态学领域,很少涉及社会科学方面。此项研究正是以一种社会科学的视角,利用社会学的方法,对普氏原羚生存的社会环境进行探析。研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环湖地区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计算机整理和分析问卷,得出科学严密的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得出的经验结果,来证实(证伪)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释模式。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通过对普氏原羚社会生存境况的研究分析,建立起影响物种生存与繁衍的社会因素模型, 最终实现对环境问题实质的成功解构。

  2、研究方式:以调查研究为主,结合实地研究。

  具体方式: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资料、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均值比较、相关分析、卡方检验、)。此外,还结合了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手段。

  3、理论架构(理论假设):影响普氏原羚生存境况的社会性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主观和客观。主观因素主要指人们的认知程度、价值观念、经济活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指政府行为、大众传播媒体、公众行动、文化等。

  研究假设:通过对理论假设中影响普氏原羚生存境况的两大类12种因素的具体化和经验推演,筛选出20个自变量:居民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收入来源、拥有耕地(草场)的面积、家庭人口数、居住地类型、是否移民、宗教信仰、对普氏原羚的认知程度、认知来源、媒体的影响、政府行为、行为效度、经济活动、个人价值取向、外来学者(环保社团)的影响等。将他们与因变量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能够描述和解释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

  4、分析单位:个人,辅助分析单位有家庭、村、乡、县、市和国家政策措施。

  研究内容:上述20个变量及其具体化推演。

  5、抽样方案:研究总体是青海湖环湖地区村、乡、县、市的居民户。

  选点:根据地区特征及与普氏原羚的相关度,选择甘子河乡的四个村(达玉村、热水村、尕海村、俄日村)、乡上辖县海晏县、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为调查点。

  以甘子河乡派出所处得到的户籍资料为抽样框,进行乡村(包括牧区)180户的抽样。利用派出所计算机系统,选择该乡18岁以上的居民为抽样总体,共计2514人,先将总体元素一一编号,根据总体规模的数位决定选取数位,采用随机数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最后将编码与抽样框中的元素相对应,得到一份容量为180的样本名单。而且准备了备用样本。根据城乡人数比例,在县市采取同样的方法抽取了容量为100的样本。

  6、研究工具:

  对居民户主要采取问卷为研究工具,这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的:一、调查数量大,采用问卷方便实用且标准统一,易于分析;二、由于甘子河乡中藏民占有很大比例,语言不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问卷为工具,易于通过翻译与之沟通交谈。问卷基本内容由研究假设中的自变量构成,具体内容见附录一。

   对村、乡、县、市、政府等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有访谈提纲作为深访的依据,见附录二。附录三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的访谈记录。

  7、资料收集过程及回收状况:

  问卷采用访员当面访问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回收率,也可以在调查的同时进行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但对访员的要求很高。

  问卷发放及回收状况:实发问卷280份,回收259份,有效问卷251份,有效回收率为89.64% 。其中城镇实发100份,回收95份,有效92份,有效回收率92.00%;农村实发180份,回收164份,有效159份,有效回收率83.33%。

  8、资料分析方法介绍:

  调查所得的有些数据如年龄、耕地草场面积、家庭人口数等信息可以直接输入,但也有许多资料须经编码才能输入计算机并进行计算分析,如职业、性别、收入来源等。编码结束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环境问…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730107)摘要:随着环境状况…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