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也是一种资源
气象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深化,“气象资源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一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不仅能减轻传统化石能源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缓解传统能源枯竭带来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近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我国地域宽广,气象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巨大开发潜能。重视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具有巨大的经济、环保和生态价值。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气象能源开发,提升气象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中国气象局提出了“资源气象”理念,要求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使气象资源真正成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建设专业风能观测网,积极开展气象资源普查、详查和评估工作,为制定气象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提供依据。同时,气象部门还深入开展风电场微观选址、风电功率预报等专业气象服务,最大限度提高了气象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利用气象资源的成本与风险。
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气象,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科学研究表明,除了风能、太阳能等已被人们了解并加以利用的气象资源外,还有许多有待开发的气象资源。例如,潮汐、雷电、龙卷风、台风、暴雨等。
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已有科学家专门研究如何利用潮汐发电的问题。但时至今日,由于认识及资金等种种原因,人类对于潮汐的利用还远远不足。据世界能源理事会的资料显示,全球海洋中所蕴含的可用电力高达100万千兆瓦每小时,而目前人类所撷取的仅仅是“沧海一粟”。
暴雨也是一种重要的气象资源,特别是对于干旱地区,暴雨作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开发利用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让暴雨转化为宝贵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减轻暴雨洪灾?目前,已有科研人员提出,修建水库积蓄雨水,用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并举的方式,不但能保护自然界的蓄水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对暴雨的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被人类视为灾害的雷电也是一种重要资源。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发生的一瞬间能放出巨大的电量,并产生大量的臭氧,可以吸收掉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表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危害。雷电也是一种巨大的声波,它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丧生,有效净化空气。而轰鸣的雷电所产生的巨大声波,还能震松土壤,促进土壤中的有机肥料的分解,便于农作物吸收。可见,对雷电潜在能源的科学利用,将是人们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对气象资源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有更多的气象资源为人类所用,成为造福于人类的新资源。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