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13/7/22 8:57:06新华社记者顾瑞珍 吴晶晶 罗沙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赋予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两个清醒认识”发人深思 今年6月,北京雾霾日数达18天,成为[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
[内容预览]
| 2013/7/22 8:53:15新华社贵阳7月21日电 (记者王橙澄、金鑫)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21日闭幕。会议正式通过“2013贵阳共识”。与会的4000余名中外嘉宾认为,需要重新思考和审视现在的政策、规章、制度等,来保证绿色转型的有效实施。 与会者认为,我们所消耗的资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已远远超出地球的自我修复能力。必须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平衡,采取一种更宜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彻底摒弃“[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的中国觉醒
[内容预览]
| 2013/7/22 8:47:56(一)有两张地球的老照片,曾经深深刺痛中国人的心。 一张是夜景。从北美大陆到东亚西欧,万家灯火,流光溢彩。相形之下,中国大陆的灯光寥若晨星,一派农耕社会“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清冷。 一张是白天。中国像一只羽毛稀少的雄鸡,伫立在植被茂密的西伯利亚和东南亚之间,吟唱着黄土地渴望绿色的古老歌谣。 30年过去,快速生长的城市灯火,照亮了神州大地。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13%,增长到如今的20%[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隆重开幕
[内容预览]
| 2013/7/21 9:04:10本报记者 白荧 摄 金黔在线讯 7月20日上午,以“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宣读贺信并发表讲话。 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开幕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致欢迎辞。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于利·毛雷尔,多米尼克总理罗斯福·斯凯里特,汤加首相西亚莱·阿塔翁加[阅读全文]
-
担当生态责任 共绘美丽中国
[内容预览]
| 2013/7/21 8:47:057月19日至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贵阳举行,该届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这个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的生态文明主题论坛,今年首次上升为国家级论坛。本届年会邀请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国际政要、专家、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家和媒体嘉宾出席,规模大大超过往届论坛年会。茅台绿色厂区一角。 吉 瑞摄赤水河畔,茅台酒厂展新颜。仇国钰摄 生态文明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阅读全文]
-
海内外专家聚焦生态城市建设 创新成未来发展重点
[内容预览]
| 2013/7/20 8:09:22中新网贵阳7月19日电 (记者 张伟)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论坛——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论坛19日晚在贵阳举行,与会的中国、美国、瑞典等国家的专家、学者聚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而“创新”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后,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球聚焦的话题。中国自中共十七大便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阅读全文]
-
欧盟官员:中国生态文明与欧洲绿色增长相辅相成
[内容预览]
| 2013/7/20 8:06:43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刁海洋)正在中国访问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企业和工业事务委员安东尼奥·塔贾尼以及欧盟环境事务委员亚内兹·波托奇尼克19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治污环保的决心很大。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与欧洲的“绿色增长”相辅相成。 塔亚尼表示,他在与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科技部部长万钢以及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等官员会谈时都谈及欧洲的“绿色增长”。他表示,欧盟和中国都把“可持[阅读全文]
-
中外专家:中国将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发展
[内容预览]
| 2013/7/20 8:05:33中新网贵阳7月19日电 (记者 鲍光翔)19日晚,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等部门的中外专家聚集贵阳,探讨“东西方智慧与生态文明”,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中国将走在世界前列,引领生态文明发展。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东西方智慧与生态文明”论坛19日晚在贵阳生态文明会议中心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Hansd’Orville、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M[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动力
[内容预览]
| 2013/7/20 8:03:57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动力 构建积极激励机制是其发展关键 新华网贵阳7月19日电(记者黄勇、郭丽锟)19日在贵阳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分论坛——“绿色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论坛”达成共识:实体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向绿色发展转型。金融业要在信贷规模上给予绿色经济大力支持,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构建积极的激励机制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 当天的[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窗口
[内容预览]
| 2013/7/20 8:02:18如果说,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有力臂膀,那么,在中国贵州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就是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窗口。透过这扇绿意盎然的中国窗口,我们可以感受到从祖国乃至世界各地吹来的生态文明之风,以世界与历史的视野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建设美丽中国汇聚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贵阳市景。 资料图片 连续举办了4届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契合了人类社会文明[阅读全文]
-
林业与生态文明论坛在贵阳开幕
[内容预览]
| 2013/7/19 17:33:35中新网贵阳7月19日电(刘薇 记者 张伟)由国家林业局主办,亚太森林组织和贵州省林业厅承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协办的林业与生态文明论坛于1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0多名嘉宾参加了论坛。论坛围绕林业与生态文明主题,从林业与绿色增长、森林与生态服务和森林文化等角度,分析和总结林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发展林业的新思路和新策略[阅读全文]
-
制定世界上最严格环境保护法
[内容预览]
| 2013/7/18 7:02:07本报记者陈丽平 前不久在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审议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 一些常委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治乱用重典”。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要有硬举措,要本着“能具体就具体、能明确就明确”的原则,制定一部高质量的、有威慑力的、“长牙齿”的环境保护法。 修正案草案规定仍比较原则 本次常委会会议期间,还审议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廖晓军委员说,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有10[阅读全文]
-
应当使环保法成为基本法律
[内容预览]
| 2013/7/18 7:00:31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 近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时,韩晓武委员提出,应对环保法作全面修改,使其真正起到环保基本法的作用。 韩晓武说,目前我国已先后制定颁布了30余部环境保护方面的单项法律,但缺少一部全面体现国家环保基本方针政策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一部法律是否具有基本法的特征和作用,关键看内容。现在的环保法从内容上看尚不具备基本法的地位。如果依现在的框架进行修改,难[阅读全文]
-
进一步明确环保法基本功能
[内容预览]
| 2013/7/18 6:59:27本报讯 记者陈丽平 近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时,邓昌友委员建议,在草案总则部分,应进一步明确环保法的基本功能。 邓昌友说,修改后的环保法至少应承担四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是统领的功能,要统领其他环保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成为其他环保领域专项立法的基础性法律,一方面重点规定专项环保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中央提出的生态红线环保综合考评等问[阅读全文]
-
2013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今年将在北京举行
[内容预览]
| 2013/7/15 8:51:03世界环保大会今年将在北京举行。日前,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等国际权威机构,共同主办的2013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主席团圆桌会议暨国际节能环保协会高级别咨商理事会在京举行,理事会上,“第三届国际碳金奖”颁奖,国内民族日化龙头企业立白集团荣获“中国绿效企业奖·最佳典范企业”。 据介绍,世界环保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共有近60个国家近4000位代表共同见证了推进世界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阅读全文]
-
构筑“江河山原”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13/7/11 8:39:08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刘羊旸)10日,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平原绿化三期工程规划正式发布实施。四项三期工程范围覆盖全国1959个县,规划人工造林1030.6万公顷,修复防护林带128.1万公顷。工程区划分为34个治理区,分别明确更有针对性的主攻方向和采取更强有力的治理措施。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覆盖17个省区市 为有效巩固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一二期建设成果,2013[阅读全文]
-
气象局局长: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元凶"
[内容预览]
| 2013/7/3 15:22:13据国家气象局网站消息,7月2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与全国人大环资委原主委、建设部原部长汪光焘一行,就大气污染防治及环境治理等有关情况进行座谈。郑国光指出,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元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则是其“帮凶”。他以北京为例,从特殊地形条件、城市化建设加快、污染物立体式排放、区域效应、周末效应以及自然背景等六方面,分析了北京全年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原因。[阅读全文]
-
我国生态系统管理战略亟待转变
[内容预览]
| 2013/7/2 9:01:04近10年来,我国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在加大,生态建设方面已经投入1.2万亿元,投入规模史无前例。然而我国的生态系统管理严重滞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仍在退化。 傅伯杰 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在第15届中国科协年会作特邀报告时提出,针对我国可增加森林和草地面积有限的情况,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从“以增加面积为主”转向“[阅读全文]
-
报告称气候变化将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内容预览]
| 2013/7/2 8:25:36建筑、能源、食品、旅游和运输等10个行业受环境变化影响最大 如果能开发出适应环境变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从绿色经济中获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在伦敦发布报告称,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挑战,但同时也带来发展机遇,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因此发生变化。 这份报告题为“环境变化对企业部门的影响”,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2年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环境展望》报告基础上,针对企业经济领域作出的报告。报告指出,极端天[阅读全文]
-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载体
[内容预览]
| 2013/7/1 9:25:53中国环境报记者郭薇 在近日结束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专家论证会上,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青浦工业园区、江西赣州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和商务部联合组织的专家论证。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工业生产领域在区域层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是提升发展质量、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构建工业共生物质循环[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