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暴雪 积雪深达4米
[内容预览]
| 2012/2/4 0:57:34中新网2月3日电 据外媒2日报道,日本官员透露,日本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引发了雪崩并导致交通网络中断,目前已导致至少56人丧生。日本北部持续数周的暴雪已导致至少56人丧生。 日本遭遇了近几年来最寒冷的冬季。报道指,43人是在屋顶或街上扫雪时丧生,7人被建筑物落下的雪球砸死,4人在雪崩中丧生,另有2人被冻死。 当地警方和营救人员仍在继续展开搜索行动,以确认没有人因雪崩被埋。 日本政府声[阅读全文]
-
撒哈拉沙漠太阳能到2016年将照亮欧洲家庭
[内容预览]
| 2012/2/3 22:18:58在北非,沙漠基金会的未来展示表明,撒哈拉沙漠太阳能到2016年将照亮欧洲家庭,这个突尼斯的撒哈拉沙漠未来即所谓的“TuNur”项目。 使用成千上万个聚光镜子用于跟踪突尼斯太阳,利用其热量发电,该TuNur太阳能聚光热发电(CSP)设施将最终产生2GW的电力,大约为平均核电厂发电量的两倍。项目开发商Nur能源公司及其由Top油田服务公司为引领的突尼斯合作伙伴已规划分几个阶段建设该项目。第一阶段预计[阅读全文]
-
美国大力治理空气污染城市云开雾散
[内容预览]
| 2012/2/2 3:25:112012年年初,中国北京等城市的连续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专业术语成为大众热词,人们对空气污染的重视前所未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今空气质量较好的一些美国城市,也曾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时期,其治理经验值得借鉴。 二战后,美国洛杉矶等多个城市曾相继陷入空气污染中,弥漫在空气中的污染物被称为“杀人尘”,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在采访过程中,美国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告诉记者,“云开雾散”需多管齐下,[阅读全文]
-
南非开普敦惊现"卡布奇诺"海岸
[内容预览]
| 2012/2/2 0:33:10神秘的大自然总是以各种方式让世界感到震惊。近日,南非开普敦的人们就再次被大自然震惊了。开普敦郊外的“海点海滩”(Sea Point Beach)日前充斥着白色泡沫,顿时涌向海岸。看起来,海水如同变成一大杯“卡布奇诺咖啡”。 据悉,这些奇异的泡沫因藻类腐化、分解所引起,包含了丰富的有机质,当海水抵达岸边开始涌升,便将泡沫全都带到岸上。由于泡沫的黏稠特性,因此一旦登陆后,它就像连锁反应般朝着全城各地[阅读全文]
-
日本研究福岛核电站附近生态 野生动植物受影响
[内容预览]
| 2012/2/1 12:13:58据日本环境省一名官员30日说,研究人员已经着手调研辐射泄漏对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动植物的影响。 这名官员告诉法新社记者,在核电站周围20公里无人区范围内,研究人员着手检测田鼠、红松树和贝壳类水生动物等野生动植物。他说,研究人员关注这些动植物的外观、繁育功能和可能发生的染色体异常,分析高辐射水平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研究人员打算培育植物样本的种子并监测特定动物的后代。这名官员说,这项研究有望在今年[阅读全文]
-
日本各地普降暴雪 部分地区积雪厚度将超过5米
[内容预览]
| 2012/2/1 11:48:431月30日上午,日本长野县一座大桥被积雪压垮 环球网记者王欢报道,日本全国各地区近期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甚至导致雪灾。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东部和北部地区在今后一周内仍将有冷空气南下,日本海沿岸地区暴雪天气将继续,部分地区积雪甚至会超过5米。日本气象厅已经发出暴雪警报。 据日本NHK电视台1月31日消息,日本气象厅31日发布消息称,日本北部和东部地区在未来一周内仍有较强冷空[阅读全文]
-
全球首幅热带植被碳存储地图出炉
[内容预览]
| 2012/2/1 11:20:11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29日报道,通过将遥感技术和实测数据相结合,美国波士顿大学伍兹霍尔研究中心和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绘制了首幅覆盖非洲、亚洲和美洲全部热带植被的地图,空间分辨率为500m×500m。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 卫星雷达观测和实地测量的结合使得此次研究独特而重大,绘制的热带碳密度地图也具有前所未有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论文指出,热带植被所吸收的碳比之前研究显示的要多21[阅读全文]
-
美研究显示气候变暖会导致小麦严重减产
[内容预览]
| 2012/1/31 5:41:59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29日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极端高温天气会导致小麦早熟、减产,而此前有关全球气候变化与小麦减产关系的模型低估了这一影响。 在印度的主要粮食产区恒河平原,小麦11月种植,翌年春夏之交气温高时便开始收割。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戴维·洛贝尔等人利用地球观测卫星获得的为期9年的数据,分析了气温变化与恒河平原小麦生长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如果当年平均气温高于正常值,小麦由绿变黄、也就是停止[阅读全文]
-
日本近海发现大断层 专家建议重订海啸防灾政策
[内容预览]
| 2012/1/29 12:52:47东京大学日前宣布,在纪伊半岛近海的海沟内,发现了长约200公里的大规模海底活断层。 纪伊半岛是日本最大的半岛,从本州岛中部突出到太平洋中。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探测海底时获得的声波数据,在纪伊半岛南端的潮岬西侧海底,发现了这个海底活断层。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推测,这个活断层曾经多次活动,很可能是造成1707年日本宝永年间特大地震的元凶。 东京大学副教授朴进午说:“这个活断层在[阅读全文]
-
达沃斯环保新行动:平板电脑代替纸质宣传品
[内容预览]
| 2012/1/28 2:23:45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办方首次推出了智能应用程序。与会的嘉宾只需要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下载这个蓝色的,名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应用程序,输入注册信息登陆后,就能获得论坛的所有议程以及各项所需信息。除此之外,主办方还推出了一个面向大众的应用程序,利用它,不但可以查询到论坛的新闻、图片和视频,甚至可以观看到论坛现场的实时画面,用更加直观和便利的方式将达沃斯展现在人们面前。主办方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利用各种[阅读全文]
-
奇思妙想:野生动物园也“漂浮”!
[内容预览]
| 2012/1/26 22:50:12为了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其四周并没有铺设可以登陆公园的道路,人们只能在海岸边观赏这道海上美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正逐渐恶化。在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为野生动物建设开阔的栖息家园几乎是奢望,但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8日的报道,荷兰著名“漂浮屋”设计师科恩·奥瑟斯日前推出了他的解决办法:设计一款水上漂浮公园,可以为多种野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科恩·奥瑟[阅读全文]
-
专家建议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12/1/26 22:25:02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哲、涂赟):在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举行的“2012北极边界会议”对这一地区的能源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应该通过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挪威科技大学教授基林特维特在大会做专题报告时,分析了如何通过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使北极地区实现安全而且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模式。他在介绍目前全球能源利用体系的构成情况时说:“不同能源资源所占的比重,煤炭是28%,[阅读全文]
-
玩转柏林国际绿色周
[内容预览]
| 2012/1/26 20:47:04新华网柏林1月25日电(记者郭洋)精致的美食、绚丽的花朵、可爱的动物……对普通游客来说,若想用几个字概括正在热热闹闹进行着的“柏林国际绿色周”,恐怕非“好吃、好看、好玩”莫属。 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和食品博览会,柏林国际绿色周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参观者;而对不少德国人来说,逛绿色周更像是庆祝一个传统节日。在这里,男女老少可以遍尝天下美食,孩子们还能找到自己的游戏小天地。 本届绿色周“伙[阅读全文]
-
联合国提出对“蓝色经济”进行“绿色管理”
[内容预览]
| 2012/1/26 20:09:5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等机构25日共同发布一份名为《蓝色世界里的绿色经济》的报告。报告指出,通过对渔业、海洋运输、滨海旅游业等海洋有关人类活动的绿色管理,就能够达到促进经济、减少贫困、保护生态等多重目标。 报告显示,“蓝色世界”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数以亿计的人口提供了必要的食品、栖身之所和生计。然而,人类活动现已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和经济生产力出现了下降:全球超过20%的红树林已消失殆尽,超过60%[阅读全文]
-
新德里PM2.5如硕大毯子遮挡阳光 空气污染严重
[内容预览]
| 2012/1/25 19:28:45自从去年12月底以来,印度北部地区连续多日遭受寒潮和大雾天气的袭击,与寒潮相伴随的大雾影响了正常的交通和经济活动。 近一个月来,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印度北部许多地区一直饱受大雾困扰。在首都新德里国际机场,由于浓雾笼罩导致能见度极低,每天都有几十个架次的国际航班被延误甚至取消。近几天来,每天晚上临近午夜浓雾就开始弥漫,新德里一些公路常因此陷入瘫痪。印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等地的铁路交通也受到大雾天气的[阅读全文]
-
美国科学家发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新方法
[内容预览]
| 2012/1/25 19:26:55图示:气候变暖 据合众国际社报道,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更为简单有效的方法遏制全气候变暖。 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甲烷与烟煤这两种温室气体上,而非常见的二氧化碳。虽然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但甲烷和煤烟也是引起气候变暖的辅因,与二氧化碳不同,甲烷和煤烟在大气中的循环过程很快,科学家应对起来也比较容易。 “通过降低大气中甲烷与烟煤浓度,可以将本世纪中叶的温度至少降低[阅读全文]
-
英国建立首个海洋能源区
[内容预览]
| 2012/1/25 5:53:57新华网伦敦1月23日电(记者黄堃)英国政府23日宣布,在西南部沿海区域建立英国第一个海洋能源区,以促进对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帮助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当天发布公告说,这个海洋能源区的范围从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尔一直延伸到康沃尔郡。它将形成一个海洋能源方面的合作平台,各级政府、当地企业,以及该区域中的普利茅斯大学和埃克斯特大学等高校,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同推动海洋能源的发展。[阅读全文]
-
“被动房屋”技术“北极边界”会议上引关注
[内容预览]
| 2012/1/25 5:46:0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涂赟、张哲):人类如何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全球能源评估项目的联合主席约翰森指出,除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外,北极地区国家还应该改造自身的居住场所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作为中国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约翰森教授还建议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应多下工夫。 据气候组织估算,全球平均温[阅读全文]
-
最贵书籍《美国鸟类》以700万美元价格成交
[内容预览]
| 2012/1/23 5:12:561月20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美国鸟类》的拍卖现场。 据新华社电前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对美国鸟类学家、画家和博物学家詹姆斯·奥杜邦在1827年创作的图书《美国鸟类》进行拍卖。 当天,《美国鸟类》以7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该书真实描绘了400多种生活在美国的鸟类,其画作大小与实物完全一样,曾被誉[阅读全文]
-
科学家在秘鲁发现距今6700年玉米棒
[内容预览]
| 2012/1/22 5:43:16距今约3000至6700年的玉米棒,证明了玉米粉和爆米花曾经是生活在此地的人类祖先的主要食物。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0日报道,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和秘鲁国家历史研究院的科学家们日前在秘鲁北海岸附近发现了距今约3000至6700年的爆米花和玉米棒残渣,证明了玉米粉和爆米花曾经是生活在此地的人类祖先的主要食物。 这些爆米花和玉米棒残渣是在秘鲁北海岸附近的两处历史遗迹中被发现的,其[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