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耐臭氧作物
[内容预览]
| 2011/8/26 11:35:08ARS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科学家小组在筛选耐臭氧大豆品种,他们发现未来的地面臭氧水平将会使大豆产量平均降低23%。(图片来源:NRCS-USDA) 美国农业部(USDA)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科学家发现未来的地面臭氧水平将造成大豆产量平均降低23%。 研究领导者、USDA农业研究院(ARS)伊利诺伊州厄巴纳大豆/玉米种质、病理学与遗传学研究小组的遗传学家Randy Nel[阅读全文]
-
秘鲁遇7级强震暂无伤亡报告 地震发生在亚马孙雨林
[内容预览]
| 2011/8/26 10:04:51秘鲁南部亚马孙雨林地区24日遭遇里氏7.0级强震,首都利马和邻国巴西等地有震感,尚无人员和财产损失报告。这是秘鲁自2007年以来所遭遇最强地震。 震中距首都600公里 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这场地震震中位于南部雨林区普卡尔帕市以北82公里,距离利马600公里,震源深度145公里。地质勘探局先前公布震级为6.8级,随后调高至7.0级。 路透社援引一名地震学专家的话报道,这场地震震源较深,意味着破[阅读全文]
-
地球人口突破70亿大关
[内容预览]
| 2011/8/25 7:43:12本报巴黎8月23日电(记者李钊)法国《费加罗报》23日刊登报道指出,法国国家人口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地球人口自1800年以来已经增长7倍,现在已经突破70亿大关。估计到下世纪初,地球人口能够稳定在90亿到100亿左右。 该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地球人口超过60亿,而2011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70亿[阅读全文]
-
缺水!世界主要产粮区高声喊渴
[内容预览]
| 2011/8/24 7:30:298月22日,第21届“世界水周”论坛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发布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在中国华北平原、印度旁遮普省和美国西部等一些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地下水水位正在迅速下降。为此,报告建议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的方式来提高用水和粮食安全。 在印度旁遮普省,一对父子走在干裂的田地上。 新华社资料图片 到2050年,粮食将短缺1/4 这份名为《通过生态系统方法实现水和粮[阅读全文]
-
美国碳排放量再次攀升
[内容预览]
| 2011/8/24 7:26:17美国纽约曼哈顿笼罩在一层烟雾中。(自路透社) 美国政府日前表示,由于经济复苏使得工厂大量开工,再加上夏季空调的使用激增,去年全美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回升了近4%。 美国能源情报署称,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美国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80%,去年这部分排放增加了2.13亿吨,增幅达3.9%。这是过去两年来的首次上升,也是美国自1988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情报署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阅读全文]
-
实验室中再现光合作用“最优路径”
[内容预览]
| 2011/8/24 7:19:59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探测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新方法。该技术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光合作用这一利用太阳能最有效的方式的理解,改进现有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提高其转换效率。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学学会期刊《化学物理学》上。 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之所以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能量,都是[阅读全文]
-
以加大投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内容预览]
| 2011/8/24 7:18:56本报特拉维夫8月22日电(记者郑晓春)以色列环保部日前宣布,未来两年将投资1.51亿谢克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根据该计划,以色列环保部和工贸部在最近批准的预算中,将联合投资4000万谢克,重点资助使用以色列环保新技术的项目;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审批和资助。其余1.11亿谢克用于资助其他减少温[阅读全文]
-
海上漂浮城市:未来人类居所或7年后问世
[内容预览]
| 2011/8/23 11:09:01“海上城市”设计图之“破旧立新” 据美国《Details》杂志8月17日的报道,全世界首座海上城市也许在7年后就将问世了。美国非政府组织海洋家园协会(Seasteading Institute)正致力于在公海上建立一个城市国家,希望它既成为融合了最新科技的宜居家园,同时也是不受现存法律和道德约束的自由主义乐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该组织正在不断地筹集捐款。国际贸易支付工具PayPal的创始人皮[阅读全文]
-
美国城市出招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1/8/22 19:25:24涨潮的水花溅湿了内河码头的人行道。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类似的涨潮将变得日益频繁。(自《今日美国》) 气候变化现在已成为全球性议题,美国的各大城市也已经开始制定目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地方环境理事会美国分部气候项目主管布莱恩?霍兰德(Brian Holland)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该理事会去年启动了“适应气候社区”项目,以帮助城市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为应对措施[阅读全文]
-
澳大利亚西部海平面上升恐淹没2.89万住户
[内容预览]
| 2011/8/22 8:40:09中新社悉尼8月21日电 澳大利亚西澳州气候委员会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澳大利亚西部所临近的海平面上升速度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2倍。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珀斯和西澳州西南部地区的28900个沿海住户将面临淹没的危险。 报告说,由于气候变化将降低西澳州的农作物产量,威胁西澳州标志性的生态物种,如短尾矮袋鼠和卡纳比的鹦鹉,也将对珊瑚礁造成危害。目前西澳西南部极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但威胁沿海[阅读全文]
-
联合国计划研究海洋噪声污染
[内容预览]
| 2011/8/22 8:19:38新华社巴黎8月19日电 (记者舒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日说,将启动一项为期10年的实验项目,研究噪声污染对海洋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声明说,许多海洋生物都是通过声音获取环境信息,就像人类对眼睛的依赖一样。但海洋工业化正加剧海洋噪声污染,而科学家对此领域却不甚了解,因此决定启动“宁静的[阅读全文]
-
全球遭遇罕见酷热 罪魁祸首人类难辞其咎
[内容预览]
| 2011/8/20 11:24:35避暑成人们最大难题 去年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研究中心主管贾萨姆-阿斯拉尔说,20年前有关地球温度持续升高、风暴愈发猛烈的科学预测在过去10年内得到证实,这种趋势今后可能持续。这样的说法显然得到了证实。目前全球多国遭受到了高温侵袭。 中国持续酷热高温预警升 近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直逼40摄氏度。随着南方高温范围逐渐扩大,强度日益加强,中央气象台甚至将持续多日的高温蓝色[阅读全文]
-
“非洲之角”的干旱剧痛
[内容预览]
| 2011/8/19 9:03:558月16日,肯尼亚北部姆温吉地区的蒂亚村,村民挖开干涸的河床取水。 目前,非洲东部的“非洲之角”地区正在经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和饥荒,索马里、肯尼亚、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受灾,1240万难民亟待全球救援。 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阅读全文]
-
研究显示风暴路径存在向两极移动趋势
[内容预览]
| 2011/8/18 10:21:08根据很多气候模型的预计,风暴的路径将出现逐渐向两极偏移的趋势,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监测到这样的证据。然而最近由“国际卫星云层气象学项目”进行的,综合近25年来的数据分析发现,这种趋势可能已经开始出现了 北京时间8月17日消息,中纬度的台风和飓风是全球降水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为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包括北美,亚欧大陆和澳洲带来丰富的降水。由于地球大气的环流特征以及气候动力学因素,每年这些低压系统[阅读全文]
-
看加拿大如何封杀“地沟油”
[内容预览]
| 2011/8/18 8:28:55新华社记者 施蓉 报道员 胡彦鹏 多伦多的中餐馆老板刘大海从来没为自己厨房废油和泔水的处理发过愁,因为有专门的回收公司定期会来回收。回收公司也从来不为回收产品的去向发愁,因为会有专业公司来处理。专业公司更不为自己“变废为宝”产品的销路发愁,因为物美价廉的产品从来不乏买主。 因为有一条完善的回收产业链,在加拿[阅读全文]
-
科学家发现亿年前极地恐龙足迹
[内容预览]
| 2011/8/17 16:10:17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沿岸发现了20多个极地恐龙的足迹,这为窥见约1.5亿年前全球变暖期间的动物习性提供了极珍贵的根据。 维多利亚海岸是澳大利亚洲和南极洲曾经相连的地方,它的早白垩世地层是世界上极地恐龙骨骼的最好记录组合地。研究人员在米拉奥西奥海滩(音译)岩岸发现了[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引发印度喜马拉雅山区疟疾
[内容预览]
| 2011/8/17 14:42:21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蚊子的活动范围和行为。 日前,印度国家疟疾研究在印度《当代科学》发表研究称,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将疟疾传播至印度喜马拉雅山区新的范围,并延长疫情的扩散期。 该研究预测,在未来20年中,疟疾可能蔓延至印度北安恰尔邦、阿鲁纳恰尔邦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而这三个地区目前都没有出现疟疾疫情。 在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地区,疟疾传播期将从7至9个月增加到10至12个月。报告指出,该地[阅读全文]
-
美科学家赴北冰洋追踪海洋酸化
[内容预览]
| 2011/8/17 14:34:07一座漂浮在格陵兰岛西部附近海水中的冰山。 美国地质调查局日前表示,他们的科学家将于近期开始北冰洋的征程,观测当地与碳排放有关的酸化趋势。 地质局的官员说,科学家们将在海岸警卫队破冰船上停留七周,尽可能地靠近北极,采取水样,测试酸化的化学指标。碳排放公认为是改变海洋化学成分的罪魁祸首,它增强了海洋酸性,使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更难以成长和存活。 参加本次行程的地质局的海洋学家丽莎?罗宾斯(Lisa[阅读全文]
-
善待甘霖 让非洲不再干渴
[内容预览]
| 2011/8/16 17:16:43新华网内罗毕8月15日电(记者王雅楠 宋晨)自去年以来,非洲东北部包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和乌干达等非洲之角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大旱。由于持续干旱、粮食短缺,加之国内冲突不断,在索马里出现了近10年来最严峻的人道主义灾难。分析人士纷纷指出,这场灾难亦天灾亦人祸,而追根求源,天灾之本实则亦为人类种下的“祸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言人尼克·纳托尔表示,应对灾情最紧要的是向灾区人民提供食品[阅读全文]
-
英国关闭高速公路路灯减少碳排放
[内容预览]
| 2011/8/16 17:06:59英国交通部高速公路管理局日前决定关闭并拆除M1高速公路贝德福德郡段的照明设施,从而节约资金,减少碳排放和光污染。 M1高速是英国一条主要的南北走向高速,全长311公里,连接了伦敦和利兹,同时它也是最早全线贯通的英国高速公路。本次措施旨在减少用电,进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高速公路管理局在近日的一份声明中指出:“分析显示,M1高速公路的鲁顿(Luton)到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