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深潜贝加尔湖1400米普京探查“可燃冰”

    [内容预览]

    | 2009/8/3 7:40:05
    7月31日,普京在给一头大白鲸喂食。  普京语录  “我对(湖中)所见印象深刻,因为我亲眼见到贝加尔湖如何壮观。”  “不(游太空),地球上的事够我忙的了。”  “从生态角度考察,湖水干净,而事实上我可以称它为浮游生物汤。”  据新华社电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1日乘微型潜艇至世界最深淡水湖贝加尔湖水面下大约1400米处,探查新能源“可燃冰”。  普京惊讶于湖水受污染程度,要求采取措施加强治污力

    [阅读全文]

  • 澳政府宣布创建5万个绿色就业机会

    [内容预览]

    | 2009/8/2 18:09:08
    本报堪培拉7月31日电(记者陈小方)为缓解经济持续衰退造成的就业压力和应对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创建5万个“绿色”就业和培训机会。   陆克文总理是在30日的工党全国大会上宣布这一计划的。他说,政府必须让年轻人有工作可做,不会看着大批年轻人的就业希望被经济衰退冲破而“坐视不管”。   根据这项计划,澳政府将拨款9400万澳元,对现行培训机制进行革新。主要内容包括:启动一个绿色技术

    [阅读全文]

  • 丹麦欲在2025年前实现“零排放”梦想

    [内容预览]

    | 2009/8/2 17:56:20
    两个轮子的梦想世界没有做好准备,丹麦已经做好准备。没有彩旗飘舞,但是丹麦迎接COP15会议的步伐已经从车轮开始。6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帅气的丹麦首相的气候顾问在接受完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之后,竟然推着一辆自行车走出了首相府,这是他的“座驾”。偌大的首相府院子内,自行车随处可见,小轿车反而屈指可数。同样,在丹麦气候能源部颇显拥挤的办公楼下,专门有一个位置,上书“部长的自行车”,旁边停着的则是部长Conni

    [阅读全文]

  • 印度新德里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 增强环保意识

    [内容预览]

    | 2009/8/2 11:55:52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胡唯敏):7月31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许多大型建筑在晚上8点30分准时熄灯,这是自今年3月28日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熄灯活动以来,新德里第二次开展这一活动,其目的是节约电力,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7月31日晚8点30分,新德里的一些大型建筑如政府秘书处大楼等全部关闭灯光。许多印度市民也自发加入了熄灯活动。一些新德里市民表示,他们在活动期间关闭了家中不必要的电器

    [阅读全文]

  • 埃及尼罗河水水质下降 每年因污染损失16亿美元

    [内容预览]

    | 2009/8/2 11:54:25
    新华网开罗8月1日电(记者陈公正 王薇)据《埃及新闻报》1日报道,埃及土地与沙漠研究中心等机构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尼罗河水污染导致38%的埃及人饮用水不洁,每年给埃及医疗、农业和渔业造成的损失合计达16亿美元。报道说,研究表明,尼罗河的主要污染源是河两岸工厂的工业废物、农田使用的杀虫剂以及旅游景区和船只排放的污物。其中,工业废水是尼罗河的最大污染源,由于工业废物成分复杂,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已难以保证

    [阅读全文]

  • 东南亚热带雨林生物地理历史变化之谜被破解

    [内容预览]

    | 2009/7/31 22:24:15
    本报讯 了解森林的生物地理历史变化对预测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然而,生物地理受古地质、古气候及生物迁移和扩散多个因素影响,想要获得科学准确的预测并非易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组组长Chuck Cannon研究员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合作,重现了东南亚巽它大陆过去100万年森林的历史变化,揭开东南亚热带雨林生物地理历史变化之谜。该研究成果

    [阅读全文]

  • 英国去年能源产量与消费量均下降

    [内容预览]

    | 2009/7/31 22:18:15
        新华网伦敦7月30日电(记者陈文仙)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30日公布的《2009英国能源统计》报告显示,去年英国的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均下降。     报告显示,去年英国一次能源产量为1.769亿吨油当量,比2007年下降了4.9%。其中,原油产量为7200万吨,下降了6.4%,占英国一次能源产量的44%;天然气产量下降了3.

    [阅读全文]

  • 国际论坛:“碳关税”干扰气候变化合作

    [内容预览]

    | 2009/7/31 10:34:53
    欧盟成员国环境部长非正式会议近日拒绝了法国有关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提议。“碳关税”,也称“边境税收调整”,是强制性减排国家对来自非强制性减排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税。按部分发达国家的说法,“碳关税”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避免“碳泄漏”;二是确保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这个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首先来看“碳泄漏”。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的定义,“碳泄漏”是指《京都

    [阅读全文]

  • 英钢铁厂倾倒毒垃圾10年 致大量新生儿畸形

    [内容预览]

    | 2009/7/31 8:52:07
     一名受害儿童,先天只有两只手指。     据英国《卫报》、《每日电讯报》、美国《纽约时报》7月30日综合报道,英国北安普敦郡科比镇政府由于纵容英国钢铁集团随意倾倒有毒工业垃圾,致使当地1989年至1999年出生的大量孩子先天四肢畸形。日前,法院对这一重大案件做出判决,要求科比镇政府给予残障孩子及其家庭赔偿。这起案件是自从发现缓解孕妇孕期

    [阅读全文]

  • 10大最"雷人"的环保产品

    [内容预览]

    | 2009/7/31 8:49:04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环保产品的理解和设计也标新立异,下面就介绍10款很雷人的环保产品,让我们看看国外科学家是怎样将环保理念融合到日常生活用品当中的。     “绿色”棺木:这个名叫Ecoffin的棺木是由香蕉耙、竹子和露兜树制成的。这个棺材的生物降解期只需6个月到2年,远远大于普通材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秘书长赞赏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

    [内容预览]

    | 2009/7/30 8:02:54
    新华社联合国7月29日电(记者 顾震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9日在这里说,他对中国目前和今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表示满意,并认为中国能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潘基文当天在他每月一次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刚刚结束的对中国访问期间,他与中国领导人就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时表示,中国将在围绕气候变化协议问题所进行的谈判中发挥积极和建设

    [阅读全文]

  • 未来五年地球将比预期的更热

    [内容预览]

    | 2009/7/30 7:33:25
    本报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8日报道,气象专家表示,在未来5年,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加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暴发,全球温度上升的速度将超过预期,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英国《卫报》28日的报道指出,气温在1998年夏季达到峰值,此后相对凉爽的10多年让一些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人士声称,全球气温已趋于稳定或已开始下降,但新的研究驳斥了这一观点。  美国海军研究实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呼吁发展绿色农业技术

    [内容预览]

    | 2009/7/30 7:31:57
    本报纽约7月27日电(记者卞晨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农业生产、森林砍伐和其他改变土地用途的做法可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为此,该署呼吁各国广泛采用绿色农业技术,以便在减缓气候变化、增加粮食产量和减少贫困等方面取得多重效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若能大力发展复合农林业、减少土地开垦、使用天然肥料等新型绿色农业技术,

    [阅读全文]

  • 人类进化可能始于湖泊而不是海洋

    [内容预览]

    | 2009/7/30 7:29:34
    本报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8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称,我们最遥远的祖先可能来自于湖泊而不是海洋,这一颠覆了传统进化理论的结论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大约5亿年前,复杂的动物生命开始出现,而之前的3亿年间,地球上只有细菌等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大多数专家一直认为,生命最初从海洋中开始进化,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才慢慢适应陆地环境。  但美国加州大学的马丁·肯尼迪团队在中国南

    [阅读全文]

  • 冰川融化威胁丝绸之路

    [内容预览]

    | 2009/7/30 7:24:22
    在潜在气候灾难的地图上,中国西北部的偏远地区处于一个危险的位置。《新科学家》新近报道称,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旁边高原的冰川正在融化,这个通往中国心脏的重要商路和军事要道面临灌水袭击。  这个图景描绘了今后一个世纪里出现的主要问题:全球各地处于冰川附近的干旱地区都将面临洪水威胁,而冰川彻底融化消失之后到来的将是无尽的干旱。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东端的门户,就像三明治的夹心层,其西南一侧是祁连山,东北一

    [阅读全文]

  • 欧盟出台电器环保新规定

    [内容预览]

    | 2009/7/29 7:22:43
    欧洲委员会(以下简称欧委会,EC)近日表示,为提高能源效率,将对工业发动机、电视机、冰箱和其他电器采取新的环保设计规定。  欧委会称规定如果得到充分执行,到2020年,锅炉、取暖和制冷设施使用的循环器每年将节电190万亿瓦时,相当于瑞典和奥地利全年用电量的总和。  欧盟能源委员安德瑞斯·皮耶巴尔戈斯(Andris Piebalgs)说:“新政策将大大节省用电成本,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

    [阅读全文]

  • 厄尔尼诺现象再作祟 未来几年恶劣天气将频现

    [内容预览]

    | 2009/7/28 23:17:52
    气候学家已经警告说,随着全球厄尔尼诺气候现象的开始以及其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的事实,未来几年里恶劣天气将会频现。他们表示,未来几年,除了干旱、洪水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会频繁出现以外,还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气象办公室发言人表示,在经历了温暖的六月之后,厄尔尼诺现象很有可能会使英国的夏季变得炎热而干旱,并可能对英国和西北欧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天气影响。影响的程度在很大程

    [阅读全文]

  • 诺亚方舟为气候难民设计 让漂流生活变得有趣

    [内容预览]

    | 2009/7/26 8:55:51
    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工岛就像一座集合了各种先进科技的梦幻城堡  晨报记者韩小妮  虽然科学界对于全球海平面正以多快的速度上升还存在争议,但一些沿海城市可能遭遇威胁的言论已经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感。如果一座城市失陷,将产生大批“气候难民”,他们该到哪里寻觅新的家园?从亚马逊河的巨型浮萍植物上得到灵感,比利时建筑设计师文森特·卡尔伯特设计出了一种名为“丽丽派德”的智能人工生态岛,一座岛可供5万名流离失所的人们

    [阅读全文]

  • 英"海藻房屋"的启发 中国建筑节能呼唤新思维

    [内容预览]

    | 2009/7/25 9:48:27
    英国剑桥大学最近设计出一种“海藻房屋”:把含有海藻的玻璃管嵌入建筑中,在光合作用下,海藻产生氢气,为建筑提供所需能源。氢气的燃烧不会产生污染,属于清洁能源。  “海藻房屋”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引起广泛关注。该设计方案因而获得在荷兰举行的国际智能绿色房屋设计竞赛一等奖。  建筑节能源于上世纪70年代,是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一大进步。1973年的中东战争以及随之发生的石油危机成为拐点,严重依赖石油发

    [阅读全文]

  • 欧盟考虑实行强制能效改革

    [内容预览]

    | 2009/7/24 15:02:56
    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委员皮耶巴尔格斯23日在瑞典说,欧盟正在考虑对能源效率改革实行强制措施。   皮耶巴尔格斯是在瑞典北部城市奥勒召开欧盟国家能源部长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说,能效改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欧盟一些成员国的官员已表示出希望强制实施能效改革的愿望。“我强烈建议欧盟在能效改革方面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但希望能够避免因这些共同措施给各成员国带来的负担。”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