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澳大利亚:葡萄酒“吃掉”大米

    [内容预览]

    | 2008/4/19 23:01:07
        澳大利亚和加勒比海的海地远隔重洋,但目前的全球粮食短缺却让它们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     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澳大利亚连续6年的干旱使得大米产量减少98%,严重影响了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供应。国际市场大米供应减少则让五分之四大米依赖进口的海地等国面临粮食危机。    &nbs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来自“倒数第二”的压力

    [内容预览]

    | 2008/4/19 9:23:11
    透过机上的舷窗,看到维也纳机场附近的农田里,竖起了许多利用风力发电的风车。它们迎风挺立,风叶旋转,颇为壮观。   在北京到维也纳的飞机上,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维也纳市政府将免费向餐饮业提供4.5万个3种规格、可多次使用的饮料杯,各餐饮企业可向市政府订用。这种杯子经清洗消毒,可重复使用60次,尤其适合足球赛场、露天音乐会等大型活动使用。据维也纳市政府负责这项工作的希玛女士介绍,这种塑料杯子要比传统的玻

    [阅读全文]

  • 阿根廷:海狮下水学游泳 虎鲸上岸猎美食

    [内容预览]

    | 2008/4/19 8:57:25
    北半球春暖花开,南半球则是夏去秋来。每年这个时候,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都会上演一年一度的虎鲸上岸捕食海狮幼兽奇景。  上岸捕食  在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一头大约6吨重的虎鲸像鱼雷一样猛冲上海滩,激起巨大水花和白色泡沫。  如果搁浅在荒无人烟的海滩上,离水的鲸鱼很可能只有死路一条。让虎鲸不顾危险冲上陆地的,是一顿诱人的美餐——几只还不会游泳的海狮幼兽。虎鲸紧紧咬住其中一只小海狮,摇晃着巨大的身躯,又一

    [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

    [内容预览]

    | 2008/4/19 8:31:11
    在陪同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Fredrik Reinfeldt)4月11日~15日来华访问的高官名单中,瑞典环境大臣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Andreas Carlgren)的名字位居第一,从瑞典使馆发布的日程安排来看,环境大臣卡尔格伦也是任务繁重程度仅次于首相的人。  本报记者欲对卡尔格伦先生进行的专访,也在他忙碌的日程中紧缩成数家媒体的联合采访。  也难怪,瑞典首相12年来首次亲自率团

    [阅读全文]

  • 布什就减排问题发表讲话

    [内容预览]

    | 2008/4/18 17:41:56
    新华社华盛顿4月16日电 美国总统布什16日在白宫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在2025年前使其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加。但任期只剩下半年多的布什没有列出保证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细节,而且再次拒绝设置强制减排目标。   美国媒体舆论指出,布什的新减排目标并无新意,仍然坚持布什政府此前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贯的立场。而且,布什任期已经所剩无几,他的这番话无论对其他国家还是对美国国会实际上已几乎无分量可言。   布什当天

    [阅读全文]

  • 旅客将为二氧化碳排放税买单

    [内容预览]

    | 2008/4/18 17:39:52
    本报讯 近期,法国世界旅行家集团宣布,将在其客户的机票费用中增加二氧化碳(CO2)排放税。   早在2007年1月,法国世界旅行家集团主席让-弗朗索瓦·利亚尔就向乘飞机出行的客户发出节能减排的呼吁,希望其客户能够志愿为乘坐飞机旅行时产生的CO2缴纳排放税。现今,他感觉到仅仅向顾客发出义务志愿性质的呼吁已起不到实质效果,在这个计划刚开始实施时,他曾希望能有1/10的客户志愿参加,这样每年就能有高达数

    [阅读全文]

  • 英国:海马重现泰晤士河水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内容预览]

    | 2008/4/15 9:42:43
    泰晤士河被誉为英国的“母亲河”,流经包括英国首都伦敦在内的10多个城市。进入20世纪后,泰晤士河一度因污染成为一条“死河”,在英国政府的多年努力治理下,这条河又重现生机,已经绝迹多年的海马如今又重新出现在泰晤士河水中。  伦敦动物学会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在泰晤士的不同河段发现有短头海马和长头海马出没的踪迹。科学家说,海马不仅在泰晤士河中自由游弋,还在此定居、繁衍后代。  海马通常生活在海藻丛中,以浮

    [阅读全文]

  • 世界银行警告 雅加达2025年可能被海水淹没

    [内容预览]

    | 2008/4/15 9:41:24
    (雅加达法新电)世界银行警告,印尼首都雅加达正在下沉;如果印尼当局再不采取行动,这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沿海城市,将在2025年后逐渐被海水淹没。  世界银行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印尼当局不采取预防措施,到了2025年12月6日,海水将往内陆挺进5公里,一直来到印尼总统府,甚至完全淹没雅加达北部的历史古城。  专家说,2025年年底,是一个18.6年为一周的天文周期的下一个高峰点,到时爪哇海平

    [阅读全文]

  • 研究:六行业受全球变暖影响大进入“危险区”

    [内容预览]

    | 2008/4/15 9:01:44
    美国毕博管理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世界经济中的六大行业将因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环境后果而进入“危险区”。它们是航空、卫生、旅游、交通、金融服务和石油天然气行业,其中石油天然气行业受全球变暖现象的影响最大。  在这份题为《气候改变你的生意》的报告中,专家对18个经济领域进行了分析,指出电信、食品和化学行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小,而受气候影响程度中等的行业有制药、汽车、保险、建筑材料、零售、

    [阅读全文]

  • 两种“灭绝”植物在澳现身

    [内容预览]

    | 2008/4/15 8:29:52
    据新华社堪培拉4月13日电两种被认为已灭绝了100多年的植物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州再次现身。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13日说,这两种植物是在位于昆士兰州最北部的约克角热带雨林中发现的,一种是可以长到1.5米高的草本植物“洞穴针子草”,另一种是“香科筋骨草”,主干能长到20厘米高,花呈浅豆沙色。上一次发现“洞穴针子草”和“香科筋骨草”分别是在1873年和1891年,此后100多年,人们再没有发现

    [阅读全文]

  • 国际粮价越涨越快 全球储粮仅能够维持53天

    [内容预览]

    | 2008/4/14 15:36:19
         4月7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贫民区的一名儿童正在吃饭,菲是世界最大的稻米进口国。     近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攀升,并在一些国家引发粮食供应短缺,甚至动乱。     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但近年来涨势明显加快。据联合国相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

    [阅读全文]

  • 韩国欲修大运河实现首尔直航东京 面临重重反对

    [内容预览]

    | 2008/4/14 10:55:12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为刺激发展迟缓的韩国经济,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竞选期间即提出要修建连接首都首尔和该国第二大城市釜山的大运河。对于大运河工程的利弊,韩国执政党、反对党各执一辞,民众意见也不趋统一。   朝鲜政府也通过本国媒体对大运河工程发表了批评意见。  李明博提出斥资160亿美元修建一条长20公里的地下隧道,将流经首尔的汉江与流经釜山的洛东江连为一体,最终修成全长553公里

    [阅读全文]

  • 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粮价危机已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安全

    [内容预览]

    | 2008/4/14 8:31:30
    本报纽约4月11日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天表示,粮食价格飞涨已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社会动荡,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这一问题,否则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在发展中国家还将加剧。   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底,国际市场小麦和大米的价格与一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倍,玉米的价格也上涨了1/3。受此影响,2007年世界最贫困国家的粮食进口费用较前一年增加了3

    [阅读全文]

  • 西班牙民众抗议加拿大捕杀海豹

    [内容预览]

    | 2008/4/13 23:29:20
         近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大批市民来到加拿大驻西班牙使馆门前游行,抗议加拿大政府提高商业捕杀海豹配额的决定。   手持标语的抗议者。 手持标语的抗议者。高喊抗议口号的西班牙民众。 在西班牙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抗议示威活动,图为马拉加的抗议者。 手持标语的抗议者。 头戴面具的抗议者在加拿

    [阅读全文]

  • 英国拟建设1500米“通天塔” 能住10万人

    [内容预览]

    | 2008/4/12 10:12:44
    通天塔楼效果图通天塔效果图  英国一家公司正打算在伦敦建造一座500层的通天塔楼,塔楼不仅有公寓、购物场所,还将建造多个公共广场、学校和医院,可容纳10万人同时居住。它将是一座可以自给自足的“生态城”,居民永远不用离开。“流行建筑”公司正在伦敦寻找合适的地点,期望能在2016年将之建成。

    [阅读全文]

  • 10年内全球将遭遇“北涝南旱” 人类面临缺粮危机

    [内容预览]

    | 2008/4/12 10:01:14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会议的科学家们4月10日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气候变化将会导致北半球洪水频发和南半球遭遇持续干旱。联合国首席气候科学家、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帕卓里博士(Rajendra Pachauri)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会议上发言说,洪水和干旱发生的周期在不断地缩短,将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农业减产将变成各国棘手的问题。帕卓里博士领导的联合国政府

    [阅读全文]

  • 美国:爱荷华州水源氨含量严重超标

    [内容预览]

    | 2008/4/11 9:38:31
    最近,美国爱荷华州水中的氨含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根据4月6日的新闻,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气候条件和广泛使用的粪肥和合成化肥,使得氨进入到水源中。自来水厂被迫使用备用水源,而氯气的消耗也大幅度升高,每天的氯气费用从过去的230美元达到了940美元。  有关生物专家说,这是由于冰层覆盖,水中的氨不能挥发进入大气层,而河流中的植物腐烂也产生了一些氨,加重了这一状况。  “这是

    [阅读全文]

  • 巩俐任全球环保大使 海报呼吁减排二氧化碳

    [内容预览]

    | 2008/4/11 8:50:44
    巩俐版环保大使海报巩俐身负重任——联合国环境保护总部,近日在全世界的名人之中,挑选了3位分别在电影、文化艺术及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拍摄宣扬环保的海报,并且在今年的6月5日环保日当天,正式向全世界公布及张贴海报。巩俐在众多国际巨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的环保大使,其余的2位全球环保大使,分别是世界歌唱家Angelique Kidjo及维珍航空公司老板Richard Branson,三人都属于国际上举

    [阅读全文]

  • 俄中在跨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合作取得深入进展

    [内容预览]

    | 2008/4/10 22:14:35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4月10日电 记者黄轶男报道:俄罗斯联邦水资源署署长鲁斯捷姆·哈米托夫10日在俄新社举行的莫斯科-北京视频记者会上,广泛介绍了俄中两国在跨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合作。   据哈米托夫介绍,2008年1月29日,俄中两国在北京签署了跨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有关协议,这是两国在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两国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合作的一个巨大进步。根据协议,

    [阅读全文]

  • 冰岛挪威等四国竞世界“无碳污染”国家

    [内容预览]

    | 2008/4/10 16:46:59
    《冰岛新闻》4月8日消息,冰岛、挪威、新西兰、哥斯达黎加成为首批竞争世界“无碳污染”(carbon neutrality)的四个国家。此项竞争是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上月在摩纳哥召开会议时发起的。   据UNEP执行主席Achim Steiner,冰挪新哥四国各有优势,但都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新西兰必须面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挪威必须处理好天然气和石油消耗的排放问题,冰岛也有运输和包括渔业在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