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尼海港大桥以西污染严重 垂钓者仍无视警告
[内容预览]
| 2014/8/19 11:13:00悉尼海港大桥以西污染严重,但垂钓者仍无视警告 据悉尼海洋科学院最新展开的一项钓鱼热点调查发现,悉尼垂钓者无视海港大桥以西的严重污染警告,母语为非英语背景人士在当地钓鱼的现象尤其普遍。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经过对悉尼海港周围570个地点长达280小时的监测,悉尼海洋科学院将在今年内发布关于悉尼居民海港使用情况的第一份全面报告。报告称,平均而言,在适合垂钓的日子里,悉尼海港大桥以西海域约有20[阅读全文]
-
探秘挪威全球最大种子库
[内容预览]
| 2014/8/18 10:26:09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建于永冻土地区,常年维持零下18℃。 据台湾《联合报》8月12日报道,网络和数字经济快速窜升,使资料储存的需求以倍数成长。位于北欧的芬兰气候多寒,本是经济竞争的弱点,如今却吸引全球科技巨头谷歌和微软进驻,它们希望替数量庞大的服务器找到清凉之处,保存世界各地以兆字节计算的庞大资料。这让人们也再次关注到同样位于寒冷地带的著名“末日种子库”。 报道说,人类自古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阅读全文]
-
艺术家制作15米高巨型海龟 宣传保护珊瑚生态
[内容预览]
| 2014/8/18 10:17:00澳大利亚著名的悉尼港日前出现一只巨型海龟,这只充气海龟高达15米,制作海龟的艺术家希望人们通过海龟能关心珊瑚礁的生态情况。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著名的悉尼港日前出现一只巨型海龟,这只充气海龟高达15米,制作海龟的艺术家希望人们通过海龟能关心珊瑚礁的生态情况。 报道称,这只巨龟在悉尼港漂过悉尼歌剧院、港口,以及悉尼大桥。巨龟名叫“阿尔法”,高15米,其身上布满了黑白斑纹。 据报道,这只海龟是由[阅读全文]
-
墨西哥矿场毒物泄漏污染河流 88所学校被迫关闭
[内容预览]
| 2014/8/18 10:14:49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本月初,墨西哥河流遭到附近一座矿场外泄的有毒物质污染,当地88所学校因此被迫关闭。目前,这些学校仍无法复课。 本月6日,墨西哥北部索诺拉省一座矿场流出1000万加仑的酸性化学物质,污染了当地两条河川,迫使附近7个行政区的88所学校关闭。 报道称,基于学生饮水安全问题,预计在未来的一周,这些学校仍无法恢复上课。 当地官员在过去一周,已经派遣水车向受污染地区运送了100[阅读全文]
-
科学家呼吁停止威胁濒危鱼类有奖渔猎活动
[内容预览]
| 2014/8/15 9:21:001961 年捕获的极度濒危的大石斑鱼的垂钓纪录是308 公斤。图片来源:LASZLO ILYES/WIKIMEDIA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中指出,一个国际钓鱼团体应该停止基于重量捕捞鱼类并给予奖赏的渔猎活动,因为该活动已威胁到一些濒危鱼类的安全。科学家表示,鼓励捕捞个头最重、产卵最多的鱼类的奖赏活动,应该改变为捕捞更长的鱼,因为后者是一种更加友好的渔猎方式。自1939年开始,美国佛罗里达州达尼[阅读全文]
-
悉尼建废弃物地下积存系统
[内容预览]
| 2014/8/15 9:07:308月1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东部郊区达令赫斯特地区的罗伊斯顿街,人们参观废弃物地下积存系统。当日,悉尼市政府宣布在其东部郊区安设了首个废弃物地下积存系统,以杜绝违规倾倒垃圾现象,解决地面卫生问题。目前,罗伊斯顿街原有的22个240升标准体积垃圾桶已完全被地下垃圾积存槽取代。其中,生活垃圾槽3个,可回收废弃物槽2个,总体积达5500升。该系统还能根据居民需求灵活更改各类垃圾槽的数量。所有垃圾都会顺管道[阅读全文]
-
《自然》撰文呼吁多学科合作应对能源危机
[内容预览]
| 2014/8/11 14:43:12为了确保安全、可靠和低碳的未来能源,人类必须改变技术和个人行为。美国能源部注意到,个人选择、偏爱和行为对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影响与技术性能的影响相当。肯尼亚的马赛族妇女在印度学习太阳能课程。图片来源:Dieter Telemans/Panos但《自然》杂志撰文指出,许多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继续关注的仅仅是能源危机的一个方面。在美国,在针对行为和需求等方面的能源研究上每花1美元研究经费,投入[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共同影响全球食品供应
[内容预览]
| 2014/8/8 15:36:05许多研究都曾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食品供应将产生不良影响,但它们大都忽视了气温上升和空气污染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交互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近日表示,这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可能十分显著,并建议政府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时应将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一同纳入考量。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情况,这四种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满足了全球人口超过一半的卡路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对这些粮[阅读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渐成城市规划主流理念
[内容预览]
| 2014/8/8 15:34:33一项全球性城市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在基础城市规划中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过,只有少数城市能够将其纳入经济发展的重点。据英国ECORI新闻网站报道,这项城市气候变化治理调查(UCGS)的目的在于了解城市领导人对于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大挑战的认识程度。调查问卷包含69个问题,发送给了全球700多个城市的官员,共获得350份回应。“气候变化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该报告的主要作者、[阅读全文]
-
防控埃博拉病毒重在控制传染源
[内容预览]
| 2014/8/6 9:58:01本报记者 彭科峰 见习记者 姜天海回放: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愈演愈烈。8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已导致826人死亡,比上次报告时的729人足足多了近百人。尽管世卫组织表示中国民众无须对埃博拉疫情恐慌,但疫情还是引起中国公众高度关注。疑问:埃博拉病毒为何具有高传染性?目前是否有疫苗可以注射?会不会在国内大规模暴发?应该如何防范?解答:“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阅读全文]
-
阻击埃博拉需要“全球策”
[内容预览]
| 2014/8/6 9:53:52人类正在同不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赛跑,但却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疫情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控制它的速度。今年2月,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出现,目前疫情已达到自该病毒被发现以来的最大规模。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与尼日利亚4国,埃博拉病毒已造成超过800人死亡。为什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被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今天仍然造成如此大挑战?研究人员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员流动在加速,边远乡村地区与城镇地[阅读全文]
-
日本重启南大洋捕鲸 新西兰率先反对
[内容预览]
| 2014/8/4 19:53:24日本新丸号甲板上三头死去的幼须鲸。新西兰日前出台措施反对日本2015年初的捕鲸行动,成为继澳大利亚之后又一强烈反对在大西洋捕鲸的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曾就日本在南大洋捕鲸行为向联合国国际法庭提起诉讼,并于今年3月获得胜诉。但日本却无视国际法庭的判决,刻意将其南太平洋的捕鲸时间再延长18个月。鉴于此,新西兰政府希望国际捕鲸协会按照明年禁止捕杀的规定,严格审查“科研捕鲸”的资格。今年7月,日首相安倍晋[阅读全文]
-
白俄罗斯连日干旱少雨 气象部门发高温红色预警
[内容预览]
| 2014/8/4 19:50:54白俄罗斯水文气象中心3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为降低森林火险,从当天起禁止人们进入自然状态下的森林中进行各类休闲、纳凉和烧烤等活动。休闲纳凉活动只能在拥有营业执照的休闲疗养机构内进行。 连日来,白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少雨天气,日间最高气温持续保持在32摄氏度以上,大量城市居民涌向郊区森林和湖边避暑纳凉。根据天气预报,3日白天最高气温将达到36摄氏度,需要防范森林火灾。 白俄罗斯的天气警示分为4[阅读全文]
-
美国俄州自来水检测出毒素 致近50万人饮水困难
[内容预览]
| 2014/8/4 19:42:56据美国媒体3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第四大城市托雷多(Toledo)一家自来水厂检测出毒素,导致50万人饮水困难。 当地时间2日凌晨,该市一家自来水厂检测出供水系统感染了一种可能源自于邻近伊利湖中水藻的毒素,迫使州政府宣布3个县进入紧急状态,近50万居民被告知不要饮用自来水,导致瓶装水迅速脱销,州府正在调动所有资源向受影响地区派送饮用水。 托雷多市科林斯水处理厂于午夜过后,检测出2个样本中含有的微[阅读全文]
-
加州墨西哥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4/8/1 15:05:34图:7月28日,加州州长杰里·布朗在墨西哥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路透社美国加州州长杰里·布朗(Jerry Brown)与墨西哥环保官员日前签署了一项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据路透社报道,根据这份六页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开发碳定价体系方面开展合作,并就碳市场间的相互连接共同努力。“加州不能独自行动,借助与墨西哥的这一新的伙伴关系,我们可以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实质的进展。[阅读全文]
-
英国2015年将允许无人汽车上路 安全性仍存争议
[内容预览]
| 2014/8/1 15:03:42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30日报道,尽管有人依然在担心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英国政府29日宣布,从明年开始,这种“机器人汽车”将被允许开上英国公路。 这些汽车将由雷达、激光传感器、摄像头和卫星导航制导,从明年1月份开始,它们将首次出现在英国公路上。过去3年中,这种无人驾驶汽车已经通过一系列测试。 诸如沃尔沃、日产、福特、奔驰、大众、本田以及沃克斯豪尔等大汽车制造商,都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现[阅读全文]
-
伦敦拟向污染宣战 提高柴油车使用成本
[内容预览]
| 2014/8/1 15:01:51伦敦计划在2020年前向每辆驶入中心城区的柴油车收费10英镑。(自《卫报》)据《卫报》报道,英国首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日前提案表示,为减少空气污染,除了现有的11.5英镑拥堵费之外,驶入城区的柴油车主们还需缴纳额外费用。(1英镑约合10.41元人民币)目前,伦敦的空气质量已经远远超过法律限定的安全水准,因此该市可能面临欧盟的巨额罚款。约翰逊市长的柴油车收费提案是其[阅读全文]
-
西班牙去年回收37万吨塑料垃圾 回收率居欧洲第2
[内容预览]
| 2014/8/1 14:51:27软性塑料太阳能电子板(网页截图)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7月30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西班牙环保公益组织Cicloplast发布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去年西班牙全国共回收37万多吨塑料垃圾,位列欧盟国家该排行第二名。据悉,今年这项数据同比增长了3.7%,比10年前多了两倍。 根据这份报告,西班牙塑料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6.6%,这项数据是2008年欧盟规定的塑料回收利用率最低标准28%的两倍。[阅读全文]
-
马来西亚遭雾霾“围城” 空气混浊呛人能见度差
[内容预览]
| 2014/7/31 9:54:12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困扰着许多国家,即便一向以环境优美而著称的马来西亚也难于幸免。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婆罗洲岛29日遭遇雾霾“围城”。吉隆坡50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中,有9个显示污染指数超过100,达“不健康”的程度。法新社记者描述,空气混浊呛人,能见度差,不少居民戴上口罩以作防护。 在婆罗洲岛上,沙捞越州泗务镇前一天的污染指数超过200,达到“非常不健康”程度,29日清晨稍有好转。 按照[阅读全文]
-
2020年酷暑气候带来灾难 或重创韩国
[内容预览]
| 2014/7/31 9:51:40据韩国《中央日报》30日报道,韩国国立灾难安全研究院通过大数据库模拟分析认为,最快6年后韩国可能因高温酷热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和疾病流行,由此带来的社会混乱将重创韩国。 报道称,该研究院设想在2020年7月30日,韩国超过33度的酷暑天气进入第十天。春季开始的干旱已持续三个月,全国水库开始龟裂,鱼类大量死亡。牛奶、鸡蛋产量骤减,价格猛增,物价大乱。脑炎蚊、害虫、蜂群肆虐,传染病猖獗。更甚的是高龄人口[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