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世界最大REDD+项目在印度尼西亚获得批准

    [内容预览]

    | 2013/6/13 12:43:11
    近日,印度尼西亚政府最终批准了“无限的森林”(Rimba Raya)项目,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使用了世界领先的碳信用认定标准VCS (Verified Carbon Standard)进行审核。  该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中心城市加里曼丹省的波罗洲岛上,占地约64000公项,有望在30年的项目周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9亿吨。项目将通过避免该地区泥炭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呼吁关注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内容预览]

    | 2013/6/11 10:40:23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10日在纽约总部为纪念“世界海洋日”举行活动,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岛屿居民及其文化造成的影响。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两名专家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恶化对太平洋地区居民和文化造成影响。研究者发现,太平洋岛屿居民与其水域间的关系因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改变。同时,由于海平面上升、水盐碱化及干旱问题给社区带来冲击,许多岛屿民族的文化也正在发生转变,预计

    [阅读全文]

  • 科学家们警告加勒比处在气候灾难的边缘

    [内容预览]

    | 2013/6/10 18:30:04
    人民网6月10日讯 据西班牙《起义报》今天报道,科学家们警告说,气候变化正接近不归点,加勒比地区处在气候灾难的边缘,必须在所有层次上采取紧急的行动。这是牙买加科学家孔拉德·道格拉斯日前说的。道格拉斯和其他科学家参加了5月15至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和尼维斯举行的关于环境政策的计划与制定的次地区会议。与会者一致指出,时间正在耗尽,应当采取紧急措施,不然就太晚了。令人吃惊的一个方面是二

    [阅读全文]

  • 亚非洪水危害将因气候变暖大增

    [内容预览]

    | 2013/6/10 18:27:49
    新华社东京6月10日电日本一个研究小组说,若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到21世纪末,以亚洲和非洲为主,全球42%的陆地面积遭洪水袭击的次数将增加,受灾人口最多将达到20世纪末的14倍。  东京大学副教授平林由希子率领的研究小组,将世界各国研究机构开发的11种气候预测软件与该研究小组为预测河流溢水量而开发的软件组合在一起,分析了2100年前全球发生洪水的频率。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全球气候继

    [阅读全文]

  • 印尼雅加达省长求助摇滚乐队治理污染

    [内容预览]

    | 2013/6/9 15:38:10
    据印尼《雅加达环球报》6月8日报道,为对抗雅加达日益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雅加达省长佐科威日前向当地传奇摇滚乐队Slank求助。  据报道,目前每天有超过2000吨的垃圾被直接扔进雅加达市内的河流里,严重堵塞河流,并污染了地下水。佐科威对媒体表示,河流污染已经成为雅加达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爱好摇滚乐的佐科威省长在当地时间7日找到印尼传奇摇滚乐队Slank,希望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帮

    [阅读全文]

  • 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以来最低水平

    [内容预览]

    | 2013/6/8 14:08:32
    欧洲环境署上周称,欧盟2011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3.3%,达到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2011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了1.6%,但温室气体排放量却下降了,欧洲环境署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当年冬天相对温暖的气候。在此之前的2010年,严寒的冬季和多国经济复苏带来的能源用量的上升曾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一度回升,打破了多年来的下降趋势。欧洲环境署一直致力于搜集相关科学数据,为欧盟各国领导提供参考意见。署

    [阅读全文]

  • 联合国:人口增长抵消可再生能源红利

    [内容预览]

    | 2013/6/8 14:05:45
    图:位于巴西中部的弗纳斯水电站。(据路透社)联合国日前发布新能源《全球跟踪框架报告》称,过去20年,人们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份额以及为民众提供基本电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上述进展所带来的红利却没有满足人口急速增长引发的巨大的能源需求。据路透社报道,报告调查了来自180多个国家的不同家庭。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评估了过去20年各国为实现联合国制定的2030年“全民可再生能源计划”所

    [阅读全文]

  • 世界环境日:泰国呼吁从多方面节约食物

    [内容预览]

    | 2013/6/7 22:02:34
    6月5日,在泰国曼谷的一个商业中心,宣传人员举着标语呼吁减少使用塑料袋(高健钧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宣传今年“思前,食后,厉行节约”的主题,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一系列活动,呼吁民众从食物生产、制作及食用的各阶段、多方面节约食物、保护环境。6月5日,在泰国曼谷的一个商业中心,一名市民在参观有机食品的展览(高健钧摄) 6月5日,在泰国曼谷的一个商业中心,一名市民走过“世界环境日”的宣传

    [阅读全文]

  • 俄环保志愿者驻守贝加尔湖冰面清理垃圾

    [内容预览]

    | 2013/6/7 15:21:13
    新华网伊尔库茨克6月7日电(记者逯凤勤)据俄塔社6日报道,在俄罗斯贝加尔湖的一项环保活动中,8名中学生和4名成年人为清理垃圾,冬天扎起专用帐篷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冰面上住了4天,共拾得20袋垃圾。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外贝加尔国家公园举办的“为了贝加尔湖冰面的纯净,用垃圾换礼物”活动6日落下帷幕。这一活动始于去年冬天,共吸引了大约160人参加。活动期间,志愿者从贝加尔湖奇维尔奎湾区域的冰面上拾

    [阅读全文]

  • 欧洲节约能源去砍美国森林 美环保人士担忧

    [内容预览]

    | 2013/6/6 16:24:20
    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温莎市,伐木工人们正成片成片地砍伐湿地森林。这些砍伐背后的动力,是来自环保的压力。压力不是来自北卡莱罗纳州,而是来自欧洲。欧洲正在努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一些国家的煤炭发电厂开始把发电燃料转向木材。  但欧洲没有足够的森林资源以供采伐,并且,他们对砍伐森林的管制措施却更加严格。因此,欧洲的发电厂开始大量消耗来自美国的木材。这一发展趋势为美国那些因木材加工厂停业而备

    [阅读全文]

  • 多国专家强调治理雾霾关键在于严格执法

    [内容预览]

    | 2013/6/6 16:22:46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这表明,空气污染引发更多公众的担忧,不仅是难以看到蓝天,还有对民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损害。  走出雾霾路在何方?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国环境问题专家,听他们建言。  得不偿失  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几乎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多数发达国家是在严重污染事件发生后才着手治理环境。专家表示,他们的教训是“先污染后治理”得不偿失。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

    [阅读全文]

  • 肯尼亚举办系列活动庆世界环境日 志愿者上街宣传

    [内容预览]

    | 2013/6/5 15:04:02
    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所在地肯尼亚,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庆祝该节日。  从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会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主题,并展开相关的宣传活动。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使人们意识到粮食消耗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所在地肯尼亚,超过两千名志愿者在环境

    [阅读全文]

  • 联合国:大公司应向公众做环境影响报告

    [内容预览]

    | 2013/6/5 15:01:39
    近日,由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印尼总统苏西洛·尤多约诺和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任联合主持的联合国27成员小组发布报告表示,根据联合国2030年刺激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计划,大型公司除了公布其财务状况,还应向公众做环境影响报告。  该小组称,减缓全球变暖、保护地球环境应是全球发展的核心,“气候变化将决定人类是否可以实现最终目标。没有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不能消除贫困,因为穷人易于受到自然

    [阅读全文]

  • 欧洲暴雨成灾 多国出现险情相继发出红色警报

    [内容预览]

    | 2013/6/5 13:17:08
    5月下旬以来,欧洲中部地区阴雨连绵不断。到上周末,捷克、德国、波兰、奥地利等国家,雨越下越大,昼夜不停。连日的大雨和暴雨,致使欧洲中部地区河水猛涨,酿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该地区一些国家纷纷拉响警报,抗洪救灾成压倒一切头等大事。  地处欧洲中心的捷克,5月下半月以来几乎未见晴天,持续降雨,尤其是捷克西部和北部地区雨量明显多于常年,上周末一些地方连续几天平均降雨量达到30-50毫米。大雨致河水暴涨,多地

    [阅读全文]

  • 国外发展公交高招:鼓励“停车再乘车”进城

    [内容预览]

    | 2013/6/3 13:03:12
    为倡导绿色交通,新加坡、东京、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纷纷推出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发展轨道交通公交等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新加坡:城市规划标本兼治  新加坡虽然是世界上汽车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但交通秩序井然,汽车畅通无阻。其秘诀就是通过标本兼治的城市规划,将城市的重心分散。  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若干个小区,小区不但具有居住的功能,还同时配备了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公园

    [阅读全文]

  • 人类征服珠穆朗玛峰60年 每年50吨垃圾威胁生态

    [内容预览]

    | 2013/5/30 16:45:54
    人类登顶60年 满山氧气樽排泄物(图自香港文汇报)  据报道,29日是人类征服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60周年,然而攀登珠峰者众,令该处人满为患,每年更遗下50吨垃圾,“世界之巅”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威胁。  珠峰海拔高达8848米,来自新西兰的希拉里及尼泊尔向导诺尔盖,带领英国登山队,于1953年从尼泊尔一侧的南坡成功登顶。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此后60年内超过4400人成功登顶,单在本登山季已有540人

    [阅读全文]

  • 日本在7000多米深海发现福岛核事故泄漏放射性铯

    [内容预览]

    | 2013/5/30 10:54:43
    新华网东京5月29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人员29日说,他们在日本海沟水深约7260米的海底采集的泥沙中,检测出了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铯。  这是首次在如此深的海底发现福岛核事故泄漏出的放射性铯。研究小组认为这些放射性铯是被浮游生物的遗骸等吸附后沉降到海底的。相关论文发表在29日的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  2011年7月,即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泄漏事故4个月后,该研

    [阅读全文]

  • 纽约推出全美最大公共自行车租赁计划

    [内容预览]

    | 2013/5/30 10:53:07
    纽约市街头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自美联社)美国纽约市日前启动了全美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从现在起,纽约居民将有机会使用公共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自行车有望风靡纽约。在纽约市中心医院工作的苏拉夫?艾斯基德姆(Suraf Asgedom)可以骑着宝蓝色的公共自行车前往距他公寓步行25分钟的美食超市,他也计划着今后使用公共自行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他说:“我们一般不买自行车,一方面是因为上下楼搬运很

    [阅读全文]

  • 欧盟2030年的减排目标定为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

    [内容预览]

    | 2013/5/30 9:59:51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28日发表公报说,欧盟应将2030年的减排目标定为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0%,为2015年各方最终达成一份有约束力的全球减排协议作出贡献。  今年年初,欧盟委员会发布2030年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框架绿皮书,就如何确定欧盟2030年气候变化和能源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征求意见,以期在年底前出台相关框架文件。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在公报中说,英国支持欧盟所作的减排努力,并认为应尽快

    [阅读全文]

  • 美国地下水位加速下降

    [内容预览]

    | 2013/5/29 11:29:56
    美国官员日前表示,由于农业、能源业和人类饮用需要抽取大量地下水,美国蓄水层水位在2000年至2008年间的下降速度几乎是20世纪的三倍。美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学研究者伦纳德·柯尼考(Leonard Konikow)认为,地下水储备的加速减少源于多种因素,其中大多与美国的人口增长有关。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用水从1950年起激增,当时美国经济繁荣,郊区正在扩张。但是研究表明,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水急剧增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