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无人气球升至53.7公里高空 创世界纪录

    [内容预览]

    | 2013/9/21 22:27:14
     图为从北海道大树町升空的创下最高纪录的无人气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0日宣布,从北海道大树町升空的直径60米的无人气球到达高度53.7千米处,打破了世界最高纪录。比2002年当时的文部科学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创下的53千米的世界纪录高了700米。 JAXA为了减轻气球的重量,新开发出一种厚度只有约0.003毫米的世界最薄聚乙烯膜。

    [阅读全文]

  • 9月6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9/18 8:41:59
     大脑众多性地形图信号真实性得到证实 当你将某海滩上的沙粒数量与在那里的一个海鸥群的大小作比较时,你正在应用你脑中的一个按地形组织的部分。换言之,那些作出这种沙粒比对海鸥的“众多性”评估的神经元是以一个能够让那些最密切相关的神经元在最短的可能距离内进行沟通和互动的形状进行分布的。这种被称作一种地形图的分布是所有主要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的特征,而科学家们长期以来认

    [阅读全文]

  • 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防治害虫

    [内容预览]

    | 2013/9/17 11:07:40
    果蝇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已经发现使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的方法,他们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害虫防治。 据悉,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的Yoonseong Park教授带领,包括来自美国、斯洛伐克和韩国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果蝇和红色面粉甲虫的基因组时,Park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

    [阅读全文]

  • 日本“地球”号深海探测船再出海

    [内容预览]

    | 2013/9/16 12:29:04
     日本“地球”号深海探测船9月13日再次出海,前往日本纪伊半岛附近的“南海海沟”执行钻探任务,钻取地质样本以研究该区域地震的形成机制。 “南海海沟”是日本列岛南部近海海底的海沟,因不同板块挤压形成。该区域被认为将来有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在为期约4个月的调查中,“地球”号将在目标区域多个地点进行海底钻探获取地质样本,并在海底深处设置地震观测仪器。 “地球”号深海探测

    [阅读全文]

  • 9月5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9/16 12:27:55
    《自然》封面“普里昂”感染症的病理生理特性及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化 人们越来越多地猜测,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在内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化疾病以及如“克雅氏病”等“普里昂”感染症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可能是我们了解这些病症的关键。在这篇文章中,Mathias Jucker和 Lary Walker分析了最近有关与神经退化相关的“自传播”及“误折叠”蛋白聚集体和“普里昂”的感染性及“自播种

    [阅读全文]

  • NASA将在太空为宇航员种蔬菜

    [内容预览]

    | 2013/9/13 13:41:51
     这是人类自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的一个梦想,无论你叫它“太空农场”还是“宇宙农业基地”,现在都要成为现实了。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9月11日消息称,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提供太空种植的可食用蔬菜,这一太空植物种植计划首批将栽培6株莴苣,由粉红LED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线。 在太空种植食材,将很好地解决未来长途太空旅行中的一大难题:新

    [阅读全文]

  • 8月30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9/10 8:53:43
     科学家发现与抑郁症有关的分子 最近的发现表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其大脑的一个部分会运作失常,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中这个部分的分子触发器。这一脑部区域被称作外侧系带(LHb),它会向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发送信号。最近,研究人员认识到,LHb的神经元在抑郁个体中过度活跃,但他们不知道是什么触发了它们。怀着对抑郁个体LHb中的分子尺度活动的好奇,Kun Li及其同事用一种叫做定量蛋白

    [阅读全文]

  • 8月29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9/9 11:46:27
    肠道微生物群丰度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包括一些癌症在内的其他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必须有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才能确定肥胖者会患哪种代谢疾病。本期《自然》上两篇论文分析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所起的作用,这个因素就是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富程度。Le Chatelier等人分析了非肥胖者和肥胖者的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成,发现在基因和种类丰富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别。丰富程度较低人士的肥胖程

    [阅读全文]

  • 越南正式获得首颗遥感探测卫星

    [内容预览]

    | 2013/9/6 14:38:12
    越南9月4日举行了其首颗遥感探测卫星的转交仪式,这颗由欧洲帮助制造和发射的微型卫星正式转交给越南,越南政府表示这是该国航天史上的一座新里程碑。 据越南通讯社5日报道,越南科技院与欧洲宇航防务集团阿斯特里姆公司4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联合举行转交仪式。越南副总理阮善仁在转交仪式上说,这是越南太空科研的重要进展,是越南航天史上的一座新里程碑。 这颗卫星是越南首颗遥感探测卫星,代号为“VN

    [阅读全文]

  • 8月23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9/3 8:57:35
     丘陵泄露板块构造秘密 丘陵的细微特征能告诉研究人员哪些有关我们脚下正在发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过程呢?由Martin Hurst及其同事所作的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在某山丘的曲率与该地区地壳构造的上升和侵蚀之间存在的一种联系。基于这些关系,研究人员提示,丘陵可能会最终被用来解读遥远的类地行星特征。Hurst及其同事着眼于沿着加州圣安德烈斯断层的一个特别活跃的山脊——被称作Dragon

    [阅读全文]

  • 废弃混凝土可二次利用保护环境

    [内容预览]

    | 2013/8/28 17:14:44
    通常,我们把拆毁的混凝土墙体和地板视作环境污染物,但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其实废弃混凝土可以二次利用,变成宝贵的自然保护资源。南丹麦大学生物学系在读博士、环境工程师梅勒尼(Melanie S?nderup)表示 “我们已经发现,粉碎混凝土能够凝固高达百分之九十的磷。”据ENN环境新闻网消息,从2013年3月起,研究人员开始对该技术进行全面测试,实验将持续至2014年3月,但截至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该

    [阅读全文]

  • 8月16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8/27 9:08:20
     指向过敏的通路 得益于一项新的研究,研究人员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以理解过敏反应是如何导致我们的肺部发炎及刺激我们的眼睛的,而且他们的研究结果对新的过敏疗法有帮助。科学家们知道过敏的驱动因子是什么:蛋白酶——这是在真菌等过敏原中发现的酶。但人们对这些刺激物是如何导致与过敏有关的如气道发炎及阻塞等副作用的,则知之甚少。例如,科学家们不知道,显示能够检测到引起过敏症的物质的一种关键性

    [阅读全文]

  • 科学家用石墨烯制造出超级电容

    [内容预览]

    | 2013/8/26 19:43:24
    据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用石墨烯制造出了一种更致密的超级电容,其使用寿命可与传统电池相媲美,且能量密度为现有超级电容的12倍,可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存储、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超级电容一般由多孔的碳组成,其中灌满了液体电解质(其主要作用是负责传输电荷)。超级电容的最大优势是使用寿命长和充电快捷,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能

    [阅读全文]

  • 8月15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8/26 11:09:29
    极端气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最新研究表明,极端气候事件(如热浪、干旱和风暴)能部分抵消碳汇,甚至造成碳库的净损失。这篇观点文章研究极端气候在全球尺度上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影响。它得出的结论是:极端气候具有压倒逐渐变暖的“碳汇效应”的潜力,促使碳从积累的碳库中迅速丢失,并在不远的将来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量子隐形传输新研究 “量子隐形传输”是量子信息处理中最重

    [阅读全文]

  • 8月8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8/19 10:22:42
    早期哺乳动物在分类上的复杂性 有关来自中国侏罗纪(距今约1.60亿~1.65亿年前)的两个新发现的化石的独立报告,产生了对哺乳动物起源的相互冲突的重建结果。Haramiyids是中生代哺乳动物,具有奇特的、高度衍生的、与啮齿类动物相似的牙齿。由于这一点,它们过去一直被认为与“多瘤齿兽类”是同类,后者是一类体型较大的、与啮齿类相似的哺乳动物,直到始新世才灭绝。Haramiyids所存在的问

    [阅读全文]

  • 韩国新型环保电动公交试运行 可边行驶边充电

    [内容预览]

    | 2013/8/16 7:20:40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麻乔、郑立恒、实习记者叶卉):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同时由于电池的储电能量小、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短等问题未能广泛普及。不过近日,韩国试运行了一套无线充电公交系统,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就能充电。那么,这种边行驶边充电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呢?   近日,世界上第一套无线充电公交系统在韩国龟尾市试运行。这套公交系统利用“形磁共振”技术,车辆行驶中可以

    [阅读全文]

  • 8月2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8/13 10:07:48
     气候对人类冲突影响的第一个综合分析 最近几年,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冲突之间潜在关联的研究的数量猛增;现在,在一个也许是迄今为止对这些研究结果最为全面的综合分析之中,科学家们揭示了一个主题:未来,人为的气候变化不仅仅会使海平面上升及空气变得更脏,它还可能大大增加人类发生冲突的几率。 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辩论:一个改变中的气候是否会影响人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Solom

    [阅读全文]

  • 8月1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3/8/12 19:43:43
    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基因研究 携带APOE基因的“阿朴脂蛋白Eε4”(APOE4) 等位基因的个体比携带其他变体的个体患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可能性要大十倍,并且发病时间还可能要早一些。Asa Abeliovich及其同事分析了未受影响的APOEε4携带者和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整个转录组的大脑皮层基因表达,发现携带者的基因表达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向该疾病患者的基因表达模式变化。他们用

    [阅读全文]

  • 可再生燃料研究获新突破:枯木变身生物燃料

    [内容预览]

    | 2013/8/12 9:45:39
    芬兰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新方法,可以将枯木转化为高质量的生物燃料,每升的成本不到1欧元,利用该方法,原木中一半以上的能量能够转化为生物燃料。(1欧元约合8.16元人民币)  虽然生物燃料并非无碳燃料,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其被视为化石燃料的替代选择。通过生物燃料,植物捕获的碳被排放到大气中,之后通过各种方式再返回到植物。在美国和欧洲,农民将生物燃料作为替代的收入来源;环保人士也对此表示欢迎,因为它至

    [阅读全文]

  • 韩机器人深海采矿试验获成功 可自行海底寻矿

    [内容预览]

    | 2013/8/8 11:28:17
    韩国海洋水产部和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8月1日表示,韩国成功使用机器人在深海底进行了采矿试验。 此次采矿试验是在韩国庆尚北道浦项东南方向130公里处进行的,试验用机器人在水深1370米的海底挖到了海底锰结核模型。采矿机器人由韩国自主技术开发,名为Minero。机器人长6米、宽5米、高4米,重28吨,配有移动用履带、浮力系统、采矿以及储藏系统,在没有母船指示下可以自行在海底寻找锰结核。&nbs

    [阅读全文]

17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