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计划4年后城市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内容预览]
| 2008/11/3 23:22:58新华网哈尔滨11月3日电(记者孙英威)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黑龙江省未来4年间将加快城市垃圾治理步伐。按照黑龙江省政府制定的规划,到2012年,全省79座县级以上城市将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20425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近年来,黑龙江省集中建设了一批城市垃圾治理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阅读全文]
-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黑河着力建绿色工业园区
[内容预览]
| 2008/11/2 10:55:10黑龙江新闻网讯 黑河市对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和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物耗,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工业园区。 在园区发展建设中,他们提出“宁可速度放慢些,利税减少一些,也不要污染的GDP”。2004年以来,黑河市五秀山俄电加工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对俄专属供电区,相继从省外吸引8家企业入驻,成为我省重要的新兴材料生产加工基地,目[阅读全文]
-
四年造林规划出台 2012年哈市近半市区变绿地
[内容预览]
| 2008/11/1 14:04:06黑龙江新闻网讯 今日,哈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哈尔滨市2008年—2012年造林绿化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到2012年,哈市市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5%,绿地率达到4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以上。 确定目标:绿地率达40% 《规划》确定,将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减少风、沙、雨、雪、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危害,使农田、村屯、城镇、公路及江河湖渠堤坝等得到有效庇[阅读全文]
-
五大连池污水治理项目开工 结束污染松花江历史
[内容预览]
| 2008/10/29 15:00:14新华网哈尔滨10月28日电(记者梁冬)日前,被国家列为松花江流域污水治理规划的五大连池市城市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五大连池市城市排水及污水治理工程项目,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松花江流域治理规划。据了解,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870多万元,占地面积19500平方米,铺设管线总长41.76公里,日处理污水1万立方米,处理后排放标准将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工程计划于明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阅读全文]
-
大兴安岭成为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然乐园”
[内容预览]
| 2008/10/29 14:58:25新华网哈尔滨10月28日电(记者孙英威)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扩大,大兴安岭地区生态环境近年来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全面恢复状态。据大兴安岭地区政府部门统计,目前全区野生动物种类有32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50多种,林区成了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然乐园”。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目前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伴随着木材[阅读全文]
-
哈尔滨今年底将完成“十一五”半数减排任务
[内容预览]
| 2008/10/14 8:49:18通过建设一系列城镇污水处理厂、关停重点污染项目等措施,松花江流域重要城市哈尔滨预计到今年年底即可超额完成“十一五”削减总任务50%的目标。 记者从哈尔滨市环保局获悉,哈尔滨市列入国家松花江流域治污规划的项目共24个,目前已有1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余项目年底前开工。黑龙江省里下达哈尔滨市今年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25个,目前有23个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或关停,其余项目年底前可建成投入运行。预计到今年底,[阅读全文]
-
黑龙江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
[内容预览]
| 2008/10/11 17:22:47本报讯 拥有中国最大林区的黑龙江省将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规划,全面恢复大小兴安岭的生态功能。届时将有10万人迁出生态功能区,其中包括约2.2万名村民和8万名林业职工及其家属。 根据规划,未来几十年间,“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将建立三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域都将完全禁止生产建设活动。规划要求,“实验区”和“缓冲区”可以[阅读全文]
-
中国最大林区:10万人将为恢复生态功能移居
[内容预览]
| 2008/10/7 10:35:08新华网哈尔滨10月7日电(记者 刘景洋)拥有中国最大林区的黑龙江省近日决定,采取措施全面恢复大小兴安岭的生态功能。按照“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规划,将有10万人为生态功能的恢复而改变居住地,其中包括约2万名村民和8万名林业职工及其家属。 该规划选取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共59个乡镇作为重点目标,进行“[阅读全文]
-
大小兴安岭林区两三年内将全面停止主伐
[内容预览]
| 2008/10/2 9:23:58新华网哈尔滨10月2日电(记者刘景洋)记者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省将利用2-3年的时间,全面停止采伐大小兴安岭林区内的成材树木。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于飞向记者证实,这一规划已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伴随“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的实施,中国最大林区的生态功能有望得到全面保护和恢复。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省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辖区及通河[阅读全文]
-
大兴安岭"以煤代木" 年减少森林消耗100万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8/9/25 16:42:53东北网9月25日讯(周力 记者高长利) 大兴安岭地区自去年开始着力改变传统的取暖方式,大力推进“以煤代木”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测算,工程的实施每年可减少森林资源非经营性消耗近100万立方米。 大兴安岭拥有三县、四区、五个林业局,有林地面积66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78.6%。专家测算,该地区每年可提供生态效益1163亿元。然而,靠山吃山,烧木取暖成了林区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全区14万户居民以[阅读全文]
-
大庆市创建文明城市系列报道:大庆人共建和谐家园
[内容预览]
| 2008/9/21 9:29:55编者按:有一座城市,拥有中国最大的油田;有一座城市,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深刻地影响着共和国;有一座城市,是一座能源城市,又是一座环保城市,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地方。她,就是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市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龙省西部,一片广阔的大地。初到大庆,记者带着向往与探索切身去体会这座城市。 东北网9月20日讯 题 大庆市创建文明城市系列报道:弘扬大庆精神共建和谐家园 记者 顾硕 大庆是[阅读全文]
-
户用沼气已覆盖黑龙江省高寒地区
[内容预览]
| 2008/9/18 8:47:58在农业大省黑龙江,居住在高寒地区的农民们正在走出因燃烧秸秆、薪柴作为生活能源造成的“资源消耗—生态破坏—能源更加短缺”的恶性循环,经过几年的发展,户用沼气项目已覆盖黑龙江省所有市(地),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日益受到农民青睐。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北端,低温寒冷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能耗高、能源需[阅读全文]
-
黑龙江对六类环境违法企业挂牌督办
[内容预览]
| 2008/9/15 20:27:21东北网9月15日讯(记者 高长利) 黑龙江省对存在6类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 近日黑龙江省出台了《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对6类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这6类环境违法案件包括: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违法案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环境违法案件;造成流域、区域的连片污染或工业园区集中污染的环境违法案件;威胁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的环境违法[阅读全文]
-
上半年全省治理“三化”草原140万亩
[内容预览]
| 2008/9/15 10:57:20日前,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生态省建设进展顺利,各项指标均实现了预期目标。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和恢复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全省完成退耕还林和两荒造林任务45万亩、封山育林任务35万亩、更新造林7.5万亩,占计划的100%;完成退耕还湿4500亩,为计划任务的112.5%。 &nb[阅读全文]
-
黑龙江加强大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保证粮食安全
[内容预览]
| 2008/9/10 17:39:22新华网哈尔滨9月10电(朱素英 李桥)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自然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方面责无旁贷。近年来,黑龙江大力加强大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特别注重发挥灌区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占耕地20%的面积创造了占粮食总产40%的产量,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黑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告诉记者,黑龙江省是个[阅读全文]
-
中国最大国有林区10年减少消耗超3600万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8/8/5 14:49:48为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中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林区10年来累计调减木材产量2277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消耗量超3600万立方米。 据业内人士估算,调减的木材产量相当于少砍了胸径30厘米的大树6831万株,其生态价值可达数千亿元。 黑龙江森工林区是中国最[阅读全文]
-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启动论证
[内容预览]
| 2008/8/5 10:47:02我国迄今为止资金投入总量最大的环境科研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项目论证启动动员会。动员会后,水专项首个项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启动论证,标志着水专项正式进入了项目论证阶段。 带动环境治理跨越式发展 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是迄今为止我国资金投入总量最大的环境科研项目,投入逾百亿[阅读全文]
-
黑龙江水体油性污染续:污染源确定来自俄罗斯
[内容预览]
| 2008/7/19 11:43:51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厅获悉,11日,俄方正式通报我方,证实黑龙江水体中发现的污染物为石油类物质,起因是俄方境内的阿穆尔河支流发生的油类泄漏造成的。当地时间7月8日14时,俄罗斯阿穆尔州阿穆尔河发生一起石油类物质泄漏事件,约3公里长、0.6公里宽的油性污染带从俄罗斯境内流出进入黑龙江。经过中俄双方有效防控,江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明显下降,至抚远监测断面时[阅读全文]
-
保护生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内容预览]
| 2008/7/18 10:47:19本报讯 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近日在伊春、鹤岗、大兴安岭等地调研时强调,要结合黑龙江实际,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吉炳轩在伊春调研时强调,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域,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水源地。建设大小兴安岭功能区,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阅读全文]
-
黑龙江水体油污染源并非来自中国
[内容预览]
| 2008/7/16 8:43:46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冯永锋)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今日通报了对黑龙江水体污染事件的污染防控情况。他说,黑龙江水体油类污染的污染源已可以排除来自中方。我国已提请俄方尽快向中方进一步通报污染源、俄方采取的防控措施、可能对边民造成的影响等情况。中方将与俄方加强合作,尽快消除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确保黑龙江水质安全。 这位负责人说,7月8日,俄方向中方通报阿穆尔河(黑龙江)发现水体污染的情况,环境保[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