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西藏
 
  • 西藏:建设七大体系,保护湿地生态

    [内容预览]

    | 2011/3/15 9:37:15
    据新华社拉萨3月14日电(记者边巴次仁)一项旨在依法保护西藏湿地生态资源、建立湿地资源档案、禁止破坏湿地资源等内含38条内容的湿地保护条例,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在西藏实施。这标志着西藏成为我国首批依法保护湿地资源的省区,对拥有全国最大湿地面积的西藏依法保护区内湿地资源意义非凡。  保护湿地资源是西藏保护其脆弱生态环境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多年来,西藏积极保护森林、草地、江河湖水、生

    [阅读全文]

  • 《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今起施行

    [内容预览]

    | 2011/3/2 8:37:52
    3月1日,《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是西藏自治区出台的首份有关湿地保护的专门法律文件。西藏自治区林业局称,西藏自治区湿地面积达600.4万公顷,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图为2月28日,水鸟在拉萨拉鲁湿地上空飞翔,远处是布达拉宫。新华社记者文涛摄  

    [阅读全文]

  • 羌塘自然保护区成为野生动物乐园

    [内容预览]

    | 2011/2/21 8:45:54
    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分别恢复到15万只、9千多头和8万匹  本报那曲2月18日电(记者 谢伟)“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逐年递增。藏羚羊由保护前的6万多只恢复到15万多只,野牦牛由保护前的6千多头恢复到9千多头,藏野驴由保护前的5万多匹恢复到8万多匹,自然保护区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那曲地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吴海鹏告诉记者。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区西北部,辖区总面积2

    [阅读全文]

  • 阿里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61个

    [内容预览]

    | 2011/2/15 10:46:16
        “十一五”期间,阿里地区投入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的资金累计达到2.73亿元,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61个,总面积4129.68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1%,全地区90%以上的自然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原生状态,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栖息地、156万公顷的原始森林、150万公顷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n

    [阅读全文]

  • 《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3月1日起实施

    [内容预览]

    | 2011/2/8 23:06:47
    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区也因此成为在全国率先颁布《湿地条例》的省区之一。  自治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区湿地资源,争取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于去年11月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颁布实施,不仅使我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有法可依,而且将极大

    [阅读全文]

  •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已落实投资25亿元

    [内容预览]

    | 2011/1/5 16:46:32
    新华网拉萨1月5日电(记者颜园园)记者从正在拉萨举行的2011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已落实投资25亿元,3大类10项工程得到全面实施。  西藏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生态系统独特多样,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2009年初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计划投资155亿元,实施3大类1

    [阅读全文]

  • 西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内容预览]

    | 2011/1/3 17:01:04
    新华网拉萨1月3日电(记者拉巴次仁)近年来,西藏在经济发展中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产业和碳汇林业,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西藏自治区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央加大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西藏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加大对生态

    [阅读全文]

  • 西藏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为草原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预览]

    | 2010/12/25 17:33:23
    新华网拉萨12月25日电(王元红、颜园园)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将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为草原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这一名为《西藏草原生态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项目正在进行基础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据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科研所所长王伟介绍,这一项目以草原地面监测为基础,以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业务观测数据和典型区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空中遥感监测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撑,结合不定期的野外实地调查,获取西藏七

    [阅读全文]

  • 西藏高原崛起三大新兴经济区

    [内容预览]

    | 2010/11/21 20:02:15
    西藏高原以藏中为中心辐射藏东和藏西的三大新兴经济区迅速崛起。这得益于以青藏铁路建成为标志的西藏交通大发展,彻底打破了西藏各地区间孤立和封闭发展的局面,使得经济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白玛赤林在前不久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上说,三大新兴经济区的形成是西藏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表明西藏已经到了整合经济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西藏传统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正

    [阅读全文]

  • 拉萨成为候鸟越冬的“天堂”

    [内容预览]

    | 2010/11/19 14:24:02
    新华网拉萨11月18日电近年来,越来越的候鸟飞到拉萨越冬,仅拉鲁湿地,每天就迎来黑颈鹤、赤麻鸭、斑头雁、棕头鸥等上千只候鸟。这是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加大对拉萨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结果。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拉萨市北部,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也是唯一的城市内陆湿地;拉鲁湿地总面积12.2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6平方公里,占拉萨城区面积的11.5%。  1999年,拉鲁湿

    [阅读全文]

  • 西藏制定POPs防治规划

    [内容预览]

    | 2010/11/5 9:38:08
    本报讯 西藏自治区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分析西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POPs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项目投资和保障措施,明确了主要区域范围和行业范围,从预防控制新增排放源、规范监管现有排放源、监测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阅读全文]

  • 西藏生物多样性获有效保护

    [内容预览]

    | 2010/10/23 15:07:40
    据《西藏日报》报道:记者日前从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西藏不断加大投资力度,90%以上的自然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基本保持着原生状况,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资金达2.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倍多。林业系统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61个,总面积4129.68万公顷,占西藏国土面积的34.41%,高于全国21.

    [阅读全文]

  • 新村建设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

    [内容预览]

    | 2010/10/12 11:13:15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日乌班巴尔雪山脚下、萨荣藏布河畔的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热玛村,依山傍水,风景迷人,具有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但是,硬件条件的落后制约了热玛村的发展。近年来,经过多方支援建设新村,热玛村不仅村容村貌好起来了,而且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nbs

    [阅读全文]

  • 拉萨市达孜县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内容预览]

    | 2010/10/11 19:44:06
    近年来,拉萨市达孜县紧紧围绕“六城同创”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推进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共进。  注重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利用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以“减少污染一一行动起来”、“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与西藏大学理学院环境保护协会举办以“共同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深入企业、乡村、居民区、个体户中,发放宣传材料,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强化管理,确

    [阅读全文]

  •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招鹰灭鼠”

    [内容预览]

    | 2010/10/4 13:48:53
    新华网拉萨10月4日电(记者颜园园)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草原鼠害,西藏自治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管理局决定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控制鼠害,投入22万元安装了60个招鹰架,招来老鹰控制鼠类危害,覆盖区域为尼玛、双湖两县(区)3个乡镇。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80万公顷,为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高原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由于缺少天敌,自然保护

    [阅读全文]

  • 西藏拉萨开展野生动物放飞活动

    [内容预览]

    | 2010/10/1 8:45:21
    9月29日,为迎接我国第十四个“世界动物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业部门在墨竹工卡县开展主题为“拥抱自然、放飞希望”的野生动物放飞和宣传活动。图为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放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隼。   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摄

    [阅读全文]

  • 西藏启动高原绿色希望工程湿地保护计划

    [内容预览]

    | 2010/9/27 22:11:24
    中新网拉萨9月27日电(记者徐长安)“高原绿色希望工程”——湿地保护计划27日在拉萨市林周县甘曲湿地启动。这是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继“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之后开展的又一次面向全西藏的大型环保行动。  27日上午,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西藏自治区环保厅、中国移动西藏有限公司共同启动“高原绿色希望工程——湿地保护计划”,并在拉萨市林周县甘曲湿地举行保护项目奠基仪式。  根

    [阅读全文]

  • 西藏生态建设保护雪域高原碧水蓝天

    [内容预览]

    | 2010/9/23 22:39:59
    人民网拉萨9月22日电(记者张帆)从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了解到,“十一五”期间,西藏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拉萨及周边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步伐大幅度加快,有效保护着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  西藏各级党委政府树立保护生态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着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公益林实施中央财政生态效益补偿,启动“天保工

    [阅读全文]

  • 中国首个草原生态保护奖励金今日在西藏兑现

    [内容预览]

    | 2010/9/17 16:29:59
    17日,中国首个草原生态保护奖励金兑现仪式在拉萨举行,第一批兑现奖励资金6119万元人民币。   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去年决定率先在西藏开展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工作,建立以草定畜奖励、薪柴替代补贴、实施电子耳标和草原生态临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开展,不仅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更使牧民群众从中实现增收。   据悉,西藏力争到2015年,将全区所有

    [阅读全文]

  • 西藏阿里人工种草种出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应”

    [内容预览]

    | 2010/9/14 9:13:57
        新华网拉萨9月13日电(记者 张亚东)传统的靠天养畜方式日益受到草畜矛盾的制约,如何维系畜牧业与生态之间的平衡?记者在西藏阿里牧区采访时了解到,阿里已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立草为业,草业先行。实践表明,人工种草在阿里已经显示出经济、社会、生态等“三重效应”。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达4500米,可利用草

    [阅读全文]

275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