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污水处理技术:让"潮白河"重现碧波荡漾美景
污水资源化是把“金钥匙”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水量和污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水质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黄霞认为,应对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开展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泛推广和应用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不仅可以消除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减少新鲜水的使用,缓解需水和供水之间的矛盾,给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新的水源,取得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对MBR工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最早开始研究的有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的MBR工艺技术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从1999年至2000年的实验室阶段,到2004年至2005年的每天千吨级的规模应用,再到2007年至今每天10万吨级的规模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可以说,在过去几年,我国的MBR技术产业取得了“井喷”式发展。
一项MBR工艺技术,缘何能如此迅速地发展?这完全取决于此项技术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有关市场分析显示,当前全球的MBR市场正在加速成长,而这种成长趋势预期会持续10年以上。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MBR技术产业将继续以高于国际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增长,2010年市场总值将达到100亿元,占污水处理市场份额的8%。
正是看准了市场需求的先机,近年来我国的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不断加入MBR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并加快推动其产业化。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等也重点支持了该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据了解,目前MBR工艺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在住宅小区、宾馆、饭店等的污水再生利用,以及难降解工业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公共卫生敏感卫生区域废水的处理,同时一些市政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改建中也成功采用了该技术。
让污水变成水源,促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不仅正在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世界上不少缺水国家也将其作为重要战略之一,投入人力物力研发相关技术。
以日本为例,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的MBR工艺研究工作就有了较快的进展。从1983年到1987年,日本有13家公司使用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大楼污水,出水用于楼房中水道用水、草地喷水和汽车冲洗水等,达到了回用的良好效果。1985年,日本建设省牵头组织了“水综合再生利用系统90年代计划”,把MBR工艺技术研究在处理对象、规模和深度上推进了一大步。据统计,目前日本已建成了几百套MBR污水处理设施。
欧洲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MBR处理工业废水,其对城市污水的处理则开始于1996年。在2002年至2005年间,欧洲各国应用MBR处理污水的工程以每年70个以上数量增加。今年年初,在比利时召开的一次欧盟水处理会议上,欧盟经济与环保专家就明确表示,MBR在污水处理领域已成为欧盟各国备受瞩目的新工艺,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主研发推动技术应用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对MBR工艺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MBR工艺技术在处理能力和应用范围上不断提高和扩大,已成为我国污水处理和资源化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目前,国内从事MBR工艺开发应用的公司已有10多家。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拥有核心技术最多的一家。
“碧水源公司2001年7月成立,以提供专业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为主,‘引温济潮工程’就是由我们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近年来的自主研发,我们在MBR工艺的核心部件技术方面,已经可以生产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膜丝与膜元件,并拥有了10余项专利。在关键设备技术方面,我们能够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准化、系列化节能型第三代膜组器设备,并拥有了自主开发的3AMBR生物脱氮除磷膜生物反应器新工艺技术。”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辉介绍说。
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碧水源公司完成了北京密云再生水厂工程、北京怀柔雁栖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汤河口镇污水资源化工程等千余项MBR污水资源化工程,实施的MBR项目每年为北京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超过1亿吨。8年来,碧水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污水资源化和膜生物反应器研发与应用领域实力最强的企业。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业务平均年增长率达100%。
不管在哪一个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都是逐鹿的焦点。“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有效降低MBR工艺产品的成本。”梁辉说:“我们公司对中空纤维微滤膜的研发和生产成功,不仅打破了2007年之前我国膜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还使MBR工艺产品的成本下降了30%—40%。”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碧水源公司MBR工艺处理污水的成本由初期的每吨4000元,降低到了每吨0.67元。为了推动MBR工艺在全国的推广应用,碧水源公司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同时继续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方面双管齐下。公司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立了占地面积21亩的大型研发中心,并在北京怀柔雁栖经济开发区内投资约3亿元建成了约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膜组器生产基地。此外,去年3月,碧水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了“清华大学————碧水源环境膜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对膜法污水资源化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2008年,碧水源公司投入2400万元搞技术研发,占到了销售收入的9%。梁辉说:“我们要不断通过技术攻关来降低产品成本,让MBR技术更快地在我国推广应用,从而惠及更多的人,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萧山污水处理技术取得前瞻性突破 江苏江宁推广使用新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 “碧水”之源 ——记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 海南省成功应用中科院水生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江苏:城市低温污水处理技术难题攻克 物化法加生态工法污水处理技术在沪研制成功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