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正文

霾沙叠加促中国更加重视“京津之肺”生态建设

Eedu.org.cn 作者:于嘉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29
  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28日电(记者于嘉)3月27日以来,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经历了雾霾还未散、沙尘又添乱的不良天气袭扰。

  27日,北京经历了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加之空气湿度较大,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气象部门预计,受冷空气影响,北京28日将拨霾见日,但自西而来的浮尘可能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巴彦淖尔、包头和呼和浩特等地27日经历了明显的沙尘天气过程,其中不少地方天色暗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土腥味,一些行人带着口罩,围着纱巾,竖起衣领,行色匆匆。28日清晨,呼和浩特仍然难见清澈的蓝天。

  霾沙叠加的空气状况让人们思考应对和治理之策。分析人士认为,减少工业排放、加大林草建设是当前治霾防沙的有效对策。

  “内蒙古作为京津地区生态之肺的功能应给予足够重视,如果肺叶堵塞,周边生态环境都会大受影响。”内蒙古防沙治沙专家汪久文说。

  内蒙古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以及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它们不仅制约一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京津等地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从2001年开始,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开始实施,内蒙古境内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防治研究所所长闫德仁说,从监测数据看,目前的治理速度超过了沙化速度,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的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五大沙地林草覆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呈现向内收缩趋势。

  记者在内蒙古部分沙区采访发现,由于近年来降雨偏多,生态建设项目实施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不少人对已经取得的成果抱有“吃老底”的心态,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淡化,还出现生态让位于农牧业生产和工业项目的状况。

  此外,由于沙区生产方式较落后,滥垦、滥牧、滥采、不合理用水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沙区生态造成新的破坏。

  部分治沙专家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重点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提升沙产业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进程中的贡献率。

  “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防沙治沙,加大金融扶持、税收减免、权益保护等政策支持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向沙区流动。”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工作人员谭敬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