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多管齐下才能真“限塑”

Eedu.org.cn 作者:富子梅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6
  消除白色污染,需要限制使用、替代品开发、回收再利用等多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    

    前两天在超市购物,排在我前面的一位男士还不知塑料袋有偿使用的规定,听收银员说一个袋子3毛钱,很不高兴地嘟囔:“塑料袋还要钱,好像谁没钱似的,买10个!”他自己用了3个,把剩下的7个大方地送给了后面的顾客。

    同一天,家里的小阿姨买水果回来,手里拎了个蓝色布袋,仔细一看,是个用牛仔裤改成的购物袋。家人质疑:“这袋子干净吗?哪来的啊?能用来装食品吗?”小阿姨说,布袋是市场门口两个“环保女孩”送的,不知消过毒没有。布袋里装的是樱桃等水果,尽管小阿姨把水果洗了一遍又一遍,可一想起那个又旧又破的牛仔裤袋,家人就没了吃水果的心情。

    更让许多家长担心的是,倡导环保的学校也给孩子们发放了环保袋,却把孩子的书包、课本都染上了颜色。这样的袋子怎么能放心使用呢?

    这是“限塑令”执行以来的新烦恼。随之而来的是,家里的垃圾袋没了来源。以前都是用超市送的比较厚的那种塑料袋,结实不容易漏。现在超市不送了,厚些的塑料袋要留着下次购物时再用,垃圾袋只好用熟食品、水产品等的包装袋,或者菜摊上送的塑料袋。却发现这些袋子都很薄,用来装垃圾很容易漏,汤汤水水滴得楼道、电梯里都是。不卫生不说,主要是限制了厚袋子,却没有管住薄袋子,恰好与限塑令的规定相悖。

    “限塑令”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消除白色污染,节约资源。真的执行起来,还需要限制、替代、回收再利用等措施多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

    首先,百姓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一味地推行有偿使用,否则容易引发一些抵触情绪。已经限塑、禁塑国家的经验表明,引导比收费更有效。比如,在美国的一些超市,只要使用环保购物袋,收银台就给予5美分的奖励。奖励虽少,却很快普及了环保购物袋。再如一些欧洲国家,塑料袋可以以旧换新;洗涤剂、洗发液等可以用旧的塑料瓶直接在超市灌装,价格比买新瓶装的成品要便宜一半以上。这些措施以温馨、体贴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养成环保生活习惯,比生硬的收费更容易接受。

    其次,塑料袋的合格替代品亟待开发,比如可降解的塑料袋,便携、质量可靠的布袋子,再生纸制成的纸袋子等。目前限塑令还仅仅停留在让百姓花钱买塑料袋的单一价格杠杆上,其他诸如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可降解塑料袋、再生纸袋等都没有提上日程。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塑料袋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少量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可部分降解的。完全可降解塑料袋因为技术含量较高,成本也高,生产规模很小,市场竞争力比不可降解或部分降解的要弱很多。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加以鼓励和支持。

    再有,加大回收再利用的力度。塑料袋不可能一下子禁绝,在限制的同时,如何尽快建立废塑料回收、运输、贮存、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要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措施,引导企业形成从生产、回收到再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Tags: 限塑令,布袋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