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正把湖泊湿地变成荒漠
“很可惜。”著名湿地生态专家陈克林面对红碱淖说。陈克林对国内几乎所有的湖泊都了如指掌,他说,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今天走向干涸的困境,令人忧心。他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水河流遭到拦截;二是工业的进入大量用水和破坏地下水系所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因为是沙漠湖泊)。陈克林认为,红碱淖如果消失了,整个流域都将受到影响,加剧了这一地区荒漠化的进程,还将会有20多种珍禽难以生存,尤其是世界濒危鸟遗鸥的生息。
资料显示,红碱淖面积急剧缩小也就10年左右的时间,从十几万亩下降到现在的不到4万亩,水位也从十几米下降到8米左右,而且每年都以20到30公分的速度在下降。早在1990年代,红碱淖就被列为国家级遗鸥保护区。2002年,红碱淖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现在,来的遗鸥很少能停留下来,它们只是补充一下能量,便匆匆飞走了。”保护区的管理者说。
据了解,内蒙古近年来已经有两个名气很大的湖泊干涸了,一个是位于察哈尔右翼前旗的黄旗海,一个是位于奈曼旗的西湖。这两个湖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生产基地,从1950到1970年代,这两个湖的一些鱼类曾经专供中南海和国宴享用。记者在西湖干涸后,两次来到西湖,昔日的湖底已经变成了一堆堆的沙丘,一点儿也看不出这里曾经有过的那碧波荡漾的美丽,只有那被遗弃的破船才似乎能唤起你的些许回忆。
专家称人为因素多于自然因素
专家指出,湖泊和河流干涸的原因人为的因素要多于自然因素。像红碱淖的补水河流主要有6条,其中陕西省4条,内蒙古2条,但内蒙古的札萨河和苏家河是主要的补水河。让人惋惜的是,2004年,札萨河在红碱淖的上游修起了一个大坝,把河拦成两截。站在坝顶看到,一面是碧绿的湖水水天一色,另一面的河道里长满了沙蒿,见不到一滴水。而苏家河上,一座水库目前也正在紧张地建设中。除了人为断流外,因为鄂尔多斯和神木地区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在红碱淖的周边,煤炭工业的兴起也是加速红碱淖消亡的主要原因。在采矿的同时,当地还建起了一个个选煤厂、火电厂、焦化厂等,仅焦化厂就有近40家,上述企业不仅是用水大户,还因为生产的原因严重破坏了地下水系。这个问题还成为2009年红碱淖湿地与遗鸥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的一个主要话题。
陕西省红碱淖旅游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杨凤鸣说,他始终不明白,国家明令禁止的企业为何依然还能审批过关。去年,在他们的艰难呼吁下,有36家焦化厂被关闭,但今年一些被关闭的企业又在开工生产了,而且从去年开始,内蒙古一侧紧靠湖边又新开了一个挺大的煤矿,对水源的污染和对地下水的破坏非常严重。
地下水下降,又由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降水出现严重不足,也是红碱淖缩小的一个原因。有资料显示,这一地区的降水量由1990年代的400毫米下降到本世纪的350毫米,而蒸发量却由1750毫米上升到2000毫米。
从目前看,红碱淖水面的快速缩小,对神木县的旅游影响最大。为了旅游业,神木县还把红碱淖改了名字,叫“神湖”。早在1990年代初,神木县就开始在南湖岸搞上了旅游。如今,辽阔的湖面、绵软的沙滩、静谧的原野、翠绿的草原、翩翩起舞的飞禽、悠长的驼铃声,红碱淖不仅成为陕北旅游的旗舰,还被誉为陕北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去年在陕西召开的研讨会上,多数专家建议陕西省和内蒙古应该建立跨区域合作关系,制定一个有效的治理整顿方案,以共同解决红碱淖面临的问题。国家地球观察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对记者说,如果不从归属权这个根上解决,一切似乎都是纸上谈兵。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矿产开发干扰环境 新疆监测天山北部荒漠的物种 荒漠上建起生态移民开发区 吉林:“生态草”工程使600万亩荒漠变绿洲 内蒙古荒漠面积减少2400万亩 内蒙古白音套海请来“能人”治荒漠 生态修复 "局地起沙"灾害不再困扰银川 生物结皮技术改善荒漠地表环境生态 黑河抢救工程让额济纳绿洲再现荒漠河谷之中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