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第二届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贝迩年会综述

Eedu.org.cn 作者:实习记者 张钗 …    资讯来源:科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9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上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到2020年,我国经济增量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两番时,污染负荷将增加4到5倍,如此发展下去,我国资源难以维系,环境不堪重负。”这是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第二届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暨第四届中国贝迩年会”上指出的。

    据悉,本次论坛以探讨经济和环境双赢的跨越式的发展之路为主旨,来自瑞士、美国、丹麦等国的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演讲,国内相关单位近30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文明发展道路,应主要从政府管理职能、科技开发和教育三个层面努力。 

    政府要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世界银行资深环境经济学家、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董事会主席王华认为,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信息手段以及社会手段来管理社会,协调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部署环保工作。

    协调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王华指出,“建立社区污染控制报告会是协调政府、企业和社区三者关系,促进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召开社区污染控制报告会,可以使社区、企业、政府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直接对话和协商,共同探讨和解决企业乃至地区的环境问题,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参与意识,从而使政府的环保政策、方针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此外,在促进环保科技的推广方面,政府的干预也是不可缺少的。由于新科技开发与应用需要高成本和高投入,北京大学贝迩示范课程研究小组与环保专家建议,政府要在宏观和微观上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给予鼓励,如对投资者进行补贴或优惠贷款政策,对新科技的消费者进行补贴。例如,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对投放市场的生物柴油都采取了免税政策或低税率政策。 

    改善社会和市场条件推动环保科技发展 

    虽然环保科技在实际运用中的影响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是它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是可以预见的。环保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它的发展空间却受到了社会和市场条件不足的限制。

    北京大学贝迩示范课程研究小组指出,风能、太阳能、生物柴油、绿色包装等都是具有较好市场化潜能且对环境友好的技术,经过多年探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在质量标准、生产流程、工业设计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还处于缺失状态,以及我国市场不规范等,使环保科技发展受到限制。

    除了市场本身的不足之外,盲目开发科技也是一种误区。与会者认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一定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对于消费者、产品竞争力、原料供应、产品竞争力、消费趋势以及市场容量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不能发无的之矢,否则将造成新一轮的资源浪费。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导向 

    青少年是环保的未来。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如何改善环境,这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EPD)也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会长史根东认为,教育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EPD的发展方向是由现在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观念、内容与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转变。

    史东根还介绍说,从项目开发方面来说,生态校舍与生态校园的设计与建设、生态道德教育以及开发适于生态学校、生态居民、生态企业、生态社区建设所需要的多种EPD产品,都是EPD潜在与正在开发的项目成果;从教育方面来说,要对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现有课程进行审视与筛选,分学科确定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育目标与课程内容。

    而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起的贝迩项目,是一项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著名大学商学院参与并得到众多跨国公司支持的国际环境教育项目。这一项目于2000年落户中国,迄今已在北大、清华等6所大学实施。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环境论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