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林业建设迈出新步伐

Eedu.org.cn 作者:记者 董峻…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3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 董峻)刚获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出发,将保护修复自然生态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对我国林业建设从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型的进一步深化,并成为今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指导纲领。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实施工程带动,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到2010年生态和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以上。

  根据规划纲要,今后我国将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与修复、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大力恢复自然生态。

  国家实施的这一系列生态工程,已经相继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的目标:

  ——三北工程的奋斗目标是完成造林775万公顷,进一步改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使荒漠化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继续减少,水土流失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农田林网化率得到提高。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十一五”时期的总建设规模为5881.66万亩,占规划任务的51.78%。同时,通过发展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能力建设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今后将投资90亿元,通过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和加强能力建设等工程措施,使我国半数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今后将继续调减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对过量采伐和可采资源已经枯竭的施业区停止采伐,进一步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加快森林生长速度。

  “十一五”期间生态建设方面的一个新亮点是,在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相关政策措施还包括:健全法制、落实主体、分清责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其他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林业建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