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张红力:环境教育应纳入基础教育体系

Eedu.org.cn 作者:李维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10
  本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张红力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了“把环境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体系”提案,建议深入持久地对全民、全社会进行环境教育,并将其完全融入我国教育体系,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力近日对记者表示,我国的环境教育落后发达国家10~20年,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环境教育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和教学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和行为都未跟上时代的要求。显然,教育系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存在差距,环境教育与基础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张红力认为,要将环境教育、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同为重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应该有机结合环境观,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他觉得,环境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应融入各个学科当中。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教育,与理工科、文史科都有关联。鉴于以往在教材编制中编写者的环境意识不高,教材内容中环境理念的渗透较少,建议有关部门成立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项目组,研究指导在各科教材中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环境意识。

  张红力指出,目前在义务教育完成后,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做准备。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更不能放松,因为他们将从这里直接进入劳动大军,而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将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在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培养中,环境素质教育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让大学生们在就业前了解相关环保知识、相关技术和先进理念,有利于年轻人将保护环境的理念和知识带入日后的工作岗位。

  张红力认为,进入大学后,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几乎不再获得进一步的环境教育,但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环境问题。如商学院、经济学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可能会经常碰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的两难问题,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能对发展模式产生影响。而在目前课程设置中,并没有鼓励学生主动获取更多环保知识,考虑更多的环境问题,这种与时代相脱节的教育很让人担忧。在不同学科开展环境教育对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能力确实是一个挑战,因此,这就需要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引进相关人才,设置相应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开放环境类学科实验室,建立相关网络知识库,将环境课程纳入所有学科,并与学生的学分挂钩。

  张红力说,作为校园教育资源的补充,还可以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与学校合作创立环境教育中心。在大学,企业可以用赞助冠名的方式,合建环境教育机构。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取得成效后,可以组织高校学生实地进行参观学习,从而让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他认为,应通过税收返还或其他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环境教育项目进行投资。

  张红力表示,这一提案旨在强化公众的环境意识,普及环保知识,让环境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融合。希望各级教育和环境主管部门确立相关的指导思想,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在教育体系中,在进一步的教育改革中加以重视,从长远着眼,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编辑点评

  每年的“两会”,都会有一些代表、委员关注环境教育,今年的“两会”也不例外。

  让环境教育在正规教育当中占有一席之地,让各级学校重视环境教育是政协委员张红力提案的中心意思。正如张红力所说,在我国,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高等院校,其环境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水平以及教学条件都未达到社会进步的要求。而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系统中,依旧没有形成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很多中国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边缘化是现行教育体系中的一大弊病,这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十分不利。

  环境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与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我们的环保、教育部门应该通过立法、改革等手段,让环境教育真正纳入教育体系当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学工作中渗透环保知识,传递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李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