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旱区大学生疾呼珍惜每滴水 家人用洗菜水洗脸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市旱情仍在持续。在广州,来自旱区的大学生虽远离家乡千里,仍与家乡人一起体味着干旱给生活带来的困境。
旱情让他们对节水的信念更为铭心刻骨。来自广西旱区的大三学生韦杏伶,向广州市民发出节水倡议书,希望大家都能随时珍爱生命之源。
文/记者徐静、黄茜
通讯员陈颖欣、杨玮、廖宇飞、陈家源
实习生武威
韦杏伶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她告诉记者,今年2月下旬,伴随着节后的第一场小雨,乡亲们播下了第一批玉米种子,然而此后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滴雨,乡亲们都不敢再继续播种了,只盼望着老天再下一场雨!现在,家乡的玉米仓库已空,父母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喂养家里的牲畜,而她的学费以及家里的日常开支都得指望这些牲畜。
韦杏伶说:“生活在城市的广州人可能无法体会干旱的痛苦。可是,如果你每天刷牙的时候还开着那么大的水流,洗衣服的时候还是哗啦哗啦地任水流淌,那么你是否对得起那一粒粒埋藏在单薄的土壤下渴望着一滴甘甜雨露的种子呢?”
基于此原因,韦杏伶以旱区学生的身份,倡议每个广州市民都来珍爱珍贵的生命之源。
节水倡议书(节选)
广西是我的家乡,它也是今年我国严重旱灾的灾区之一,种下了的玉米种子没有雨水来滋润,耕过了的土地干涸得只剩下道道伤痕。纵然老天无情人尚有情,即使远在天边你我依然同在,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生命之源:水!珍惜每一滴水就是对每一粒种子的尊重,节约每一滴水就是种下一丝希望!
……
在此,我倡议:爱惜每一滴水,常怀感恩的心。如果您愿意,节水只在一念一举。
他们都在牵挂家乡
吴海燕:
家人用洗菜水洗脸洗脚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研二学生吴海燕家住贵州省毕节市市区,通过电话得知,家中两天才能供水一次,水库中的水仅够用一周,所以要限水。因此,家里人用水洗菜后并不敢立即倒掉,还要用来洗脸洗手。
吴海燕几乎每天都要上网查看与旱情有关的信息,也经常与同学交流节约用水的问题,有同学的QQ签名随即改为:明天刷牙只用半杯水。
熊俊松:
缺水让侄子婚礼泡汤
贵州毕节维新镇人口大约六七万人,是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三学生熊俊松的家乡。
熊俊松家原本有一口300多年历史的水井,以前家里的用水靠这口水井便能解决。目前水井枯竭,父母只好每天跑到两公里外的地方去取水。“我们家人口还不算多,有些人家人比较多,他们仅仅为了生活用水就要花上一天时间。”熊俊松说,今年寒假在家一个多月,他仅洗过一次澡,而且还是专程跑到200多公里外的贵阳去洗的。
熊俊松说,年前小侄子的婚礼日期就定在了今年3月8日,请柬都发出去了,由于没水,酒宴不好置办,只好往后拖。
小缪:
真担心父母没米下锅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女生小缪说,寒假期间,村尾的一些地方自来水已经完全断了。“旱了这么久,庄稼已经没法种了,我最担心的就是父母没有足够的粮食。”小缪说,她特别希望政府能稳定物价,也希望社会各界在捐水的同时也多送粮食。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推动张掖绿洲示范区建设 “湿地之城”张掖揽获三个“国家级”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