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霞地貌”申遗成功 我世界遗产达40处
据人民网记者吴志华8月1日晚从巴西利亚现场发回的报道称,当表决通过的槌声落下之时,来自中国六个省的中国代表团成员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声,他们激动地相互拥抱并落下了热泪。
参与中国丹霞地貌申遗工作的湖南省住房建设厅副厅长王智光兴奋地对记者说:“成功了,成功了,这是最好的消息!我们现在非常想把这个消息尽快地告诉我们世界遗产地的老百姓,告诉申遗团队的所有成员,包括他们的亲人。”他表示,“中国丹霞地貌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是得到了世界上最权威机构对其价值的认可,我们感到非常地高兴。中国申报世界遗产也是对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的郑重承诺。申遗成功将对遗产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我们也要更好履行好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为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中国“丹霞地貌”是红层地貌发育中一个独特的例证,其丰富的地貌特征展现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观,尤其是以广东的丹霞山和湖南的崀山的丹霞地貌最为突出。中国学者对这一地貌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并首次提出“丹霞地貌”这个概念。据广东省代表团的一位代表介绍,这次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有两个意义:一是申报世界遗产有利于对这个特殊地貌的保护,二是中国学者开创的“丹霞地貌”的概念得到世界认可,这一科研成果也将同“喀斯特地貌”一样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但是,中国六个省联合起来将各自所在地的“丹霞地貌”景区“捆绑”申报为世界遗产,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这是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与单位最多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对丹霞地貌的申遗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全力的支持,国际组织的专家也参与了“丹霞地貌”项目的申报指导工作。在历时四年的申报过程中,丹霞地貌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对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组织专家继续深入开展对丹霞地貌的科学研究的同时,按照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对遗产所在地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和加强对景区的保护。2009年9月,联合国还派出专家到中国考察“丹霞地貌”,对丹霞地貌的遗产价值和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了解。
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过程中,世界自然联盟和个别国家的代表对中国“丹霞地貌”申遗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中国代表团对此一一做了解释和答辩。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最后表决时,顺利批准将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增加到40项,其中文化遗产28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丹霞地貌申遗获得成功后,江西省一位代表向记者表示,“我们第一位的任务是加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我们之所以申报世界遗产,一方面是要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自然遗产。我们一定要始终将保护自然遗产放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对得起各方的支持。”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福建泰宁:着手建立丹霞长效保护机制 综述:《世界遗产名录》新增21处 "世界地质公园之父"伊德博士称支持丹霞地貌申遗 世界遗产新增10处 巨型蚯蚓侵蚀世界遗产 菲律宾千年梯田加速坍塌 空气污染已成威胁中国世界遗产的一大“杀手” 《世界遗产名录》新增一批世界遗产地[图]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将申报世界遗产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