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碳足迹成为中国挑战
尽管中国的生物承载力总量在逐渐增高,但生态赤字在逐年扩大,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
本报北京11月15日讯(记者杜悦英)今日在京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显示,2007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低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2.7全球公顷。尽管中国的生物承载力总量在逐渐增高,但生态赤字在逐年扩大,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
报告称,中国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转折点。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保证生态系统健康的同时,使发展与生态足迹增长脱钩。《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布,它核算并分析了在世界资源持续紧缩的背景下,全球、亚太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各省份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根据可获得的最新官方数据,全球、亚太地区、中国总体数据核算到2007年,中国大陆各省份数据核算到2008年。报告显示,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北京最高,云南最低。从1985年至2008年,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和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增幅最大。
报告分析称,根据对中国家庭消费生态足迹的分析表明,碳足迹增长主要来自于对住房、交通和商品消费的增长。研究显示,碳排放、城镇化和个人富裕程度成为影响中国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人均生态足迹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进程将是未来中国生态足迹特别是碳足迹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