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将从2%提到50%

Eedu.org.cn 作者:陆娅楠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4/14

  今年起政府投资的建筑必须“绿”

  从2%到50%,这个比重的巨大跨越只剩6年的时间,最终能实现吗?

  “落实50%的目标需要一个过程来不断地学习、适应、提高,但最终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韩爱兴说。

  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从今年起,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都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就意味着今年大中城市非绿色建筑将不予批准建设。”韩爱兴介绍。

  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凡是新建建筑全部是绿色建筑的且两年内开工建设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城区,国家财政一次性给予补助5000万元,并命名为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对二星级以上的高等级绿色建筑,中央财政直接补贴,其中三星级每平方米补贴80元,二星级每平方米补贴45元。此外,不少省份也结合地方实际制订相应的补助激励标准。

  要落实目标,产业化应成为重要突破口。建筑产业化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据测算,与传统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可分别减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逾20%、建造垃圾约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建筑工期还能缩短30%至70%。

  “发展绿色建筑,最终还要依靠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韩爱兴说,目前推广绿色建筑的最大阻力还是企业认识与能力的问题。一些开发商,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建筑企业,不愿意多投入,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其实,绿色建筑与经济效益并无必然矛盾。根据调研,一般绿色建筑5至10年就能收回成本增量,如果加上国家补贴,回收周期更短。“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深刻革命。随着资源能源价格的理顺,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将更加突出,是真正意义上增值保值的建筑。”

  制图:宋嵩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