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沧海横流 方显英雄本色

    [内容预览]

    | 2008-6-30 16:13:02
    编者按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环保系统特别是地震灾区环保部门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广大环保干部职工紧密团结,不顾个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难,监测饮用水水质,排查环境污染隐患,确保了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和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有效防止了次生环境灾害的发生,弘扬了“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本报今日特刊登长篇通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生动

    [阅读全文]

  • 我国因施肥不科学每年损失高达500亿元

    [内容预览]

    | 2008-6-30 16:09:52
    新华社济南6月30日电(记者田春、李连敏、董振国)由于农民缺少科学施肥知识,我国因施肥不合理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亿元。业内专家呼吁,我国应加快推广缓释及控释肥料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损失,并降低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  6月30日在山东召开的“国际缓释/控释肥技术及产业论坛”上,专家们指出,由于不科学地大量使用化肥,我国耕地质量在逐渐下降,而化肥利用率较低,也导致施肥的不合理损失巨大

    [阅读全文]

  •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人为因素”是主因

    [内容预览]

    | 2008-6-30 9:56:13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被称为“西北粮仓”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著名“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是靠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融水滋养、灌溉而“造就”。一旦祁连山出现问题,对于本来就危机四伏的河西走廊生态无疑是釜底抽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甘肃的人大代表安国锋和政协委员郝树声,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提出以“加强祁

    [阅读全文]

  • 周正龙交代拍虎细节:先找虎画再找木匠做虎脚

    [内容预览]

    | 2008-6-30 9:21:36
    参与“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的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白少康说,周正龙去年10月3日拍摄的华南虎是老虎画。  虎照风波尘埃落定  据白少康介绍,公安部门在调查中对“拍虎”现场重现后证实,周正龙拍摄时距“虎”最近距离约3.9米,最远距离约10.5米,从根本上推翻了周正龙拍摄活体野生华南虎真实性的基础。在后来的侦查中,周正龙交代了其为骗取钱财用老虎画拍摄华南虎照片的犯罪事实。  周正龙交代“拍虎”细节  先找

    [阅读全文]

  • 中国代表重申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内容预览]

    | 2008-6-30 9:20:06
    新华社东京6月29日电(记者刘浩远)率团出席气候变化议员论坛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在东京重申,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件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中国是一个对人类高度负责任的国家,将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原则基础上,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汪光焘是在28日的会议开幕式上作主旨发言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科

    [阅读全文]

  • 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发展过程回顾

    [内容预览]

    | 2008-6-30 9:18:24
    6月29日电陕西省6月29日上午将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陕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负责人徐春华,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白少康,省监察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岳崇将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相关情况。  现对这一备受关注的事件发展过程作一简要回顾:  2007年  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为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2007年10月3

    [阅读全文]

  • 陕西“华南虎照”为假照

    [内容预览]

    | 2008-6-30 8:56:06
    本报西安6月29日电(郝莉平张哲浩)沸沸扬扬闹了8个多月的“陕西华南虎照片事件”终以周正龙涉嫌诈骗被捕而尘埃落定。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介绍了周正龙8个月前利用老虎年画拍摄“华南虎照片”的经过,确认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为假虎照,并就对严格违反纪律的13名公职人员的处理做了通报。   经过公安机关艰苦细致的工作,现已对“华南虎照片事件”全部调查清楚。经查实,周正龙拍摄的

    [阅读全文]

  • 国家测绘局完成灾后重建“一县一图”计划

    [内容预览]

    | 2008-6-30 8:54:12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记者杨纯)记者今天从国家测绘局获悉,该局已制作完成灾区95个县的影像图98幅。其中覆盖重点灾区的1∶10000影像地图512幅、1∶25000影像地图2653幅,1∶5000影像地图2114幅,以及一批地震专题地图,较原计划提前约1个月实现灾区“一县一图”。   据了解,国家测绘局充分发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测绘技术优势,利用地震前后加工处理的各类基础地理信

    [阅读全文]

  • 科学发展南方论坛发布生态文明宣言

    [内容预览]

    | 2008-6-29 9:32:25
    本报讯 (记者/郑佳欣 通讯员/邱远祥)“科学发展南方论坛·广州增城市启动全区域公园化战略高峰研讨会”昨日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发来贺信。会议发布了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宣言——“广州增城宣言”。  “科学发展南方论坛”由新华社广东分社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主办。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副总编辑吴锦才,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省政协

    [阅读全文]

  • 秦大河获国际气象组织奖

    [内容预览]

    | 2008-6-29 9:15:22
    本报讯(记者游雪晴)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6月25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第60次会议经过投票,将第五十三届国际气象组织奖(IMO)授予中国的秦大河院士。   国际气象组织奖是国际气象领域的最高荣誉,该奖每年颁发给1位在气象、水文和地球物理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秦大河是继2003年叶笃正院士之后第二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   秦大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冰川学家和气

    [阅读全文]

  • 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内容预览]

    | 2008-6-29 9:13:25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阅读全文]

  • "限塑"引发小智慧 环保袋自制"绑书"服务重现

    [内容预览]

    | 2008-6-28 22:36:30
        “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明显减少,不少市民都积极应对“限塑令”带来的变化,用自己的智慧,寻找替代物,为“限塑”后的生活增加情趣。    自制环保袋    “试试我们自己做的环保袋。”为了响应“限塑令”,北京某小区的居民们想出种种“变废为宝”的创意,将家里的剩余物

    [阅读全文]

  • 秦大河院士:我国应尽快提高气候系统监测能力

    [内容预览]

    | 2008-6-27 10:45:38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吴晶晶、史竞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26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目前的气候系统观测已严重滞后,为更好地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尽快提高气候系统监测能力,建立较完善的气候观测系统,获取急需的科学资料。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累了防灾减灾

    [阅读全文]

  • 循环经济法删除水电气累进加价规定遭质疑

    [内容预览]

    | 2008-6-27 9:14:02
    25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循环经济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委员们提出制定循环经济法十分必要,但目前这部法律草案比较原则,多是倡导性要求,而且仅靠处罚和行政手段不够,应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请本次会议审议的草案删去了一审稿中对城市居民生活所用电、气、自来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的规定。缘由是采用这种办法尚不成熟,涉及问题比较复杂。  而在25日下午的分组审议中,委员

    [阅读全文]

  • 环保部等八部委7月将首次联手环保专项行动

    [内容预览]

    | 2008-6-27 9:12:56
    从7月起,又一轮“环保风暴”将在全国刮起。这是国务院机构“大部制”改革后,环境保护部、发改委、监察部、司法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安监总局、电监会等八部门首次联手发动的环保专项行动。  上述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  根据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要求,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要以整治影响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问题为重点,开展后督察

    [阅读全文]

  • 督察结果:6省市秸秆禁烧工作已获阶段性成效

    [内容预览]

    | 2008-6-27 9:10:29
    本报北京6月26日讯  记者鄂平玲报道: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对河南等省秸秆禁烧工作的督察情况。  该负责人说,为保障北京等奥运城市空气质量,环保部、农业部将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辽宁等9省市作为重点禁烧区域,实行全面禁烧。于5月31日至6月18日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等地的督察结果表明,6省

    [阅读全文]

  • 专家探讨如何节能:是什么阻碍人们迈向低碳生活

    [内容预览]

    | 2008-6-27 9:01:24
        6月24日,数十位国内知名能源学者正在北京东三环附近的一家五星级饭店探讨中国的低碳经济,但让出席会议的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感到不舒服的是,饭店的冷气开得太足,尽管他已经三番五次要求服务员调高温度,但一天下来,会议室还是凉嗖嗖的,温度显然比国家倡导的“夏季26度”要低得多。    “这边是学者们为挖掘国家

    [阅读全文]

  • 地球物理学家陈顒院士解析汶川地震特点

    [内容预览]

    | 2008-6-27 8:37:54
    本报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刘莉)  “一个大陆地区发生这样以逆冲断层为主的地震,在全世界是十分罕见的。”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协防灾减灾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陈顒从地震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的三大特点。   地震地壳运动方向与断层垂直,这被陈顒院士看作这次汶川地震最大的特点。世界上,大陆地区发生的地震,多数运动的方向和断层是

    [阅读全文]

  • 构建环保屏障让三峡成为生态明珠

    [内容预览]

    | 2008-6-26 22:41:20
    6月23日,一艘豪华游轮行驶在西陵峡江段。    从三峡大坝开工至今,宜昌加快治污步伐,共完成70多个污染治理工程,同时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绿色工程”涵养水源,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工作成绩显著,让三峡成为生态明珠。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古朴的峡江民居与雄伟的三峡大坝相映生辉。(6月23日摄)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6月24日拍摄的晨曦中的三峡大坝。新华社发(郑

    [阅读全文]

  • 百名中外专家会聚乌鲁木齐探讨中亚生态问题

    [内容预览]

    | 2008-6-26 16:01:53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26日电(记者徐晶晶 何军)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八国的近百名科学家25日起会聚乌鲁木齐,针对亚洲中部干旱区的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探讨。     近年来,以中国新疆为中心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经济开发需求与生态

    [阅读全文]

4426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